2014-06-17 10:19:40 來源: 2022世界杯分组我来预测
在“法無禁止即可為”的經濟新背景下,市場釋放了活力,當然,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還是有監管托底的屬性的。而餐飲業又是中國經濟濃墨重彩的風景線,在這個領域裏,價格和成本的博弈,道德和利益的較量,再有世界杯赛程预测 、業界良心等話題攪在一起,同時又很若即若離地沒被電子商務深耕。可以說,在這裏醞釀的話題,絕對是管窺中國經濟的一個觀察點。
就說這“不得設最低消費”,之前就有類似的事件發生。去年年末,北京工商發布餐飲業6種不公平格式條款,其中就包括“禁止自帶酒水”、“消毒餐具工本費一元”以及“包間最低消費xx元”等行為。同一時間,中國烹飪協會就此事向國家工商總局遞交公開信,請求北京市工商局對此“糾正”。兩種不同背景的力量,在“最低消費”等細枝末節上較起勁來,這應該對於老百姓來說,是件好事。
一個新出爐的條例、規定,就怕在現實生活中聽不見聲響。不設定最低消費,對於掏錢的消費者來說,無疑是種福音。
一般來說,餐飲業基於自家經營策略和信用,都會事先告知顧客有最低消費,尤其是在包廂裏更為普遍。雖然消費者有用腳投票的權力,但怎奈這條戰線的利益統一。另外,即便現在已經有條例禁止最低消費,但商家卻會用“服務費、加價”等方式變相攫取消費者的利益。在換湯不換藥的語境下,又如何才能把“好經”念到位呢?
靠工商部門一家當然是遠遠不夠的。餐飲業涉及到很多領域,譬如旅遊、食品藥品、消費者協會等等。各行各業都製定行規行約,並落到實處。多管齊下才能為消費者的實際利益保駕護航。這些,恐怕並非坐而論道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