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問題未解決 冰鮮雞全麵推廣需謹慎

2014-11-06 15:29:34 來源: 新快報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段宇飛透露,明年元旦起,冰鮮雞將在珠江三角洲各地級以上市城區推廣。段宇飛稱,此前,廣州、深圳、佛山3市已經率先試點,在此基礎上,省政府將製定出台規範,目前省食安辦牽頭起草《廣東省活禽經營管理辦法(草案)》已上報省政府審定。據悉,辦法采用了雙軌製,允許這些冰鮮雞推廣區域設置1-3個活禽零售經營點,在群眾生活需要和公共衛生保障之間達到一定的平衡,顯示對傳統廣式飲食文化的尊重。

  廣州自今年5月5日啟動冰鮮雞試點以來,至今已半年。由於跟市民傳統吃雞觀念不一致,冰鮮雞的推廣一直不順利。從市民的反饋和檔主的訴苦來看,市場上對活禽、光雞的需求仍然是剛性的。記者走訪市內冰鮮雞試點區域就發現,光雞“解禁”後,重新帶旺雞檔生意,冰鮮雞驟減八成。冰鮮雞檔口光雞售賣“由暗轉明”後,不少檔口紛紛減少冰鮮雞訂單,以售賣光雞為主。冰鮮雞供貨商也承認,在廣州的農貿市場一直銷量慘淡,已經轉向北方和深圳等地了。

  回想當初廣州推行冰鮮雞的時候,許多地方至今還是值得檢討的。當時提出今年10月份以後,家禽“集中屠宰、冷鏈配送、生鮮上市”覆蓋範圍逐步在全市推廣。這種思維顯然是脫離實際的。原因是它率直得讓人生疑,如果廣州人幾百年的飲食口味可以因為“冷鏈配送、生鮮上市”就瞬間改變,為何多年來一直不實施呢?要知道禽流感可是上世紀末就在粵港一帶屢屢爆發過了,而集中屠宰在技術上也並不算高科技,何以製定個時間表就認為“應該能成”呢?顯然,官方高高在上的行政姿態,阻擋其對草根民情的充分摸底,以至於政令倉促,缺乏餘地。

  其次,當初指定若幹家大型冰鮮雞的供應商,以為能滿足市場需求,這也是忽視市場多元化現狀的。須知食用雞的品味和品牌千差萬別,即使無品牌家禽也不等於是品質低劣。如此擠壓“欽定”範圍之外的家禽產品空間,讓外人如何相信廣州的營商環境呢?若一定要指定選擇範圍,且選項又很有限,更加大了檔主對壟斷性經營的憂慮。且這種指定,還在一定程度上壓製了基層經營者的利潤、自主權和積極性。由於冰鮮雞品種和口味無法根據市場需求作出靈活的反應,隻能變攻為守,期待政府為其保駕護航。

  就政府的保駕職能而言,一開始也是強硬的。比如宣傳“在零售方麵,經營者應當持照經營,建立進貨驗收、台賬登記等溯源製度。職能部門將製定相應的監管製度,加大日常巡查監管力度,嚴格執法,嚴厲打擊非法屠宰加工、製售病死家禽及其產品的行為,涉嫌違法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確保生鮮家禽產品上市的質量安全”。可是沒幾天,監管基本就淪為了“說說而已”。這既是行政上虎頭蛇尾的習性,更是市場力量的反彈太大。哪個執法機關還有心思去嚴格執法、去把私下宰活禽的檔主送公安處理呢?

  如今草案辦法規定珠江三角洲各地級以上市城區為活禽經營限製區,推行冰鮮雞,但也留下了活禽經營的“活口”。顯然,政策是稍微靈活了,但如此並未解決上述提出的監管與市場脫節的問題。如果市民非活禽不要,那冰鮮雞還怎麼推下去?如果活禽都被宰了再混到冰鮮雞一起賣,防禽流感的策略還有無意義?活禽市場會不會成為另一種形式的價格壟斷市場?花費公帑的市場升級改造,會否在日常的監管中變成花架子?最後還得問問,經營活禽真的是禽流感傳播的根源所在嗎?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問題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