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為何舍近求遠出國買大米?
遼寧省盤錦市糧食局科長王宏偉介紹,受到中國遊客熱捧的日本大米“一目惚”為日本大米的一個品種,翻譯成中文是“一見鍾情”的意思,在盤錦確實有日本大米品種“一目惚”的種植。
“雖然國家限製粳米出口,但是中糧集團有出口指標。”盤錦東華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廣平說,他們公司生產的“一目惚”大米就是通過中糧集團以訂單方式銷往日本的,每年的出口量為1000噸左右。
徐廣平說,盤錦所種植的“一目惚”大米,散裝出口到日本後,廠家會對他們進行不同的包裝。這種名為“一目惚”的大米在國內市場也有銷售,其中盤錦的最低零售價一公斤僅為12元。
同樣的“一目惚”,盤錦的售價與中國遊客在日本購買的價格相差25倍(在日本花1500元買了5公斤的“一目惚”大米)。那麼,盤錦市場上的“一目惚”,與日本購買的“一目惚”究竟有什麼不同呢?
在沈陽生活的日本友人高三貴子女士在食用過盤錦產的“一目惚”大米後,給出的評價是,和日本的“一目惚”相比,幾乎沒有什麼差別,有米香和甜味,比較清爽勁道,並且可以做出各種各樣的日本料理。
不久前去日本旅遊時購回大米的沈陽市民李思洋說,和國產的優質米相比,其實口味上差別不大,但聽說日本米不會用農藥,也沒有重金屬汙染。
徐廣平告訴記者,“一目惚”是采取公司加農戶的方式種植,每年由公司向農戶提供水稻種子,農戶按照出口日本水稻種植要求進行種植管理。他們所生產的“一目惚”大米在出口前要經過日本海外貨物檢查株式會社(OMIC)和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局(CIQ)兩個機構的共同檢測,包括農藥殘留等檢測指標有許多項,其中一項不合格就不能出口。
徐廣平說,出口日本的大米和銷往國內市場的大米從種到收、管理、加工的標準都是一樣的,隻不過國內市場不需要這麼多項檢測。
水稻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溫福說,國內對大米的檢測主要包括米質檢測、生產檢測、農藥殘留檢測、重金屬汙染檢測等,但水稻一般在抽穗前打農藥,抽穗以後還有四五十天的時間來進行加工,那時的農藥基本就分解了。我國東北大米很少有重金屬汙染,和蔬菜相比,大米是相對安全的。
為什麼同是中國製造的產品在國外買就放心,寧肯多出錢繞遠路搬回來?遼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岩認為,這主要是國內的銷售環境讓消費者產生不信任的感覺,擔心自家生產的大米並不安全。
“扭轉‘跨國搶購’現象,既需要重塑市場信任,也需要進行引導和塑造。”張岩說,隻有摘掉“有色眼鏡”,正視“跨國搶購”的愛與痛,消費行為才會更加理性。
專家指出,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市場監管,在優質優價的同時也讓消費者放心,進而信任國貨,避免舍近求遠購大米的滑稽現象。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10-08)保健大米隻是廣告噱頭?
- (2015-02-27)從出國搶購大米反思我國世界杯赛程预测 形勢
- (2015-01-28)消費者是否應當承擔世界杯赛程预测 義務
- (2015-02-05)當雙氧水“卷土重來”時,怎能漠視消費者感受?
- (2015-03-27)Paul CONWAY:消費者希望食品百分百安全 但不可能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