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追溯成本低 “掃一掃”尚未普及
不久前,商務部在北京舉行“超市追溯體驗活動啟動儀式”暨“E追溯”微信公眾號上線儀式。從此,使用該公眾號的“掃碼查詢”功能,消費者就能查詢肉類、蔬菜的產地和流通的全過程信息。但記者發現,目前超市多數生鮮食品的包裝上,還沒有打印二維碼。這一缺失的背後,是企業的觀望。
盡管電子追溯體係已經推廣數年,但目前還有部分城市仍采用數字碼,尚未全麵推行二維碼,消費者查詢時需手工輸入數字碼,不夠便利。
據了解,追溯體係由信息的采集、傳輸、處理、查詢這四大部分構成。其中,前三個環節主要由企業承擔,政府部門搭建統一的數據平台,打造統一的信息查詢通道。消費者在超市購買肉菜產品時,通過查詢終端或手機掃描,可以查詢產品的追溯信息,掌握產地信息和流通過程。
對此,家樂福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超市進貨後,都需要把信息傳到商務委的網站上,然後在打印時,鏈接網站信息就可以了。這需要我們調試內部網絡和電子秤。對於建立E追溯體係,政府會給予資金等方麵支持,我們會不斷地更新信息,以保證信息真實。E追溯體係是一個創新的舉措,但是相關信息僅在政府與企業之間分享,並未向消費者開放。”
北京市商務委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其實不需要增加超市成本,近兩年生產的電子秤經過調試後都可以用於E追溯體係。當前北京的E追溯還沒全麵鋪開,這是因為在超市終端需要打印出二維碼,而這些打印的標簽需要到工商部門備案,不能隨便打。”
追溯受局限影響較大
對此,業內專家表示,目前智能手機使用越來越多,全麵推廣二維碼的條件日趨成熟,下一步城市使用二維碼將成為一種趨勢。政府應該盡可能更多地去做規劃、標準和宣傳。其他更多具體的工作由企業去做,去投入。要讓市場認識到,在可追溯和不可追溯的產品之間,消費者選擇的是可追溯的產品,這樣就可以給企業一定的壓力。雖然當期很多企業已經開始行動,但現在可追溯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還比較低。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追溯體係的上述有效性絕非一勞永逸,提升世界杯赛程预测 水平仍需政府部門、科技界、產業界等各方麵的努力。因為國內的追溯體係更多地承擔著“信息記錄”的功能,但在信息的寬度、深度和準確度上存在問題,問題包括追溯批次或個體信息不明確,產業鏈覆蓋範圍不夠全麵。此外,部分的可追溯係統自動化程度低,導致信息的“聯姻”受到影響。另外就是一些企業擔心商業機密泄露,隨意改動信息。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11-25)一品一碼大大增加造假成本
- (2015-10-16)一品一碼大大增加造假成本
- (2014-06-18)食品質量 更要追溯監管
- (2014-06-18)津食品可追溯至原料生產 出問題知道該找誰解決
- (2014-06-18)大型餐企年底試點“世界杯赛程预测 追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