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考古出土發現漢朝疑似“雞蛋”

2015-08-27 13:48:36 來源: 新華網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貴州考古人員近日對遵義市習水縣土城鎮黃金灣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時,在陪葬物品中清理出一枚“蛋”,考古人員推測其曆史已有2000多年。

  “在清理泥土的時候,毛刷一碰,殼就碎了。”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黃金灣考古隊隊長張改課說,經仔細辨認和反複比對破碎的圓球,確定其高度疑似蛋類。他說,發現的這枚蛋大小形態均與普通雞蛋類似,殼內填滿泥土,具體是何種蛋類仍待鑒定。

  張改課介紹,這是貴州古墓考古中首次發現蛋類。專家認為,在漢朝的墓葬中發現蛋類,反映出不同時期的墓葬變化。“商周時期使用大量青銅器的厚葬風俗,到了漢朝,古人把日用品、酒水、陶器等實用性物品帶到墓葬中,更多是現實生活的反映。”

  他說,接下來專家們還將對保存蛋類的土質環境進行研究,以解答蛋殼作為有機質易碎易腐物,為何能長期保存的問題。不過,考古專家認為,對這枚蛋進行長期保存、使其保持不變化仍是技術難題。目前,由於墓道仍未清理完,這枚蛋仍留在墓中,考古人員已對其進行土層加固等臨時性保護措施。

  發現蛋類的黃金灣遺址位於習水縣土城鎮黃金灣村新陽組,2009年調查發現,處於黃金灣小河與赤水河交彙處的赤水河東岸,總麵積約4萬平方米,是目前已所知貴州赤水河流域規模最大的一處兩漢時期古遺址。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貴州 雞蛋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