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2015年雞尾酒行業出現大潰退?

2015-11-24 18:13:00 來源: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2015年已接近尾聲。這一年,雞尾酒可謂跌宕起伏,大起大落。龍頭老大銳澳,上半年賺了6個多億,產品供不應求;下半年卻形勢逆轉,經銷商庫存積壓,市場動銷緩慢,公司月均利潤隻剩下上半年的零頭!上市公司黑牛高調宣布戰略轉移,向雞尾酒行業發展。1000萬請了金秀賢作代言,半年下來,營收卻僅為400多萬!雄心勃勃進軍雞尾酒行業的某食品大佬,首批產品大半還在工廠倉庫睡覺……雞尾酒一夜入冬,難道行業真的迅速進入深度調整期?

  縱觀市場,雞尾酒行業冷中有熱,暗潮湧動。

  2015年秋糖,雞尾酒還是熱點,新品牌新廠家紮堆湧現。一些新晉玩家,引入新媒體互聯網概念,玩法升級;而老牌子的AK47,攜手資本市場,高調推出男人雞尾酒,一個綜藝節目就砸進億元!昔日老大百加得看準銳澳陷入困局,更換主帥,厲兵秣馬,誓言奪回老大寶座。以此看來,雞尾酒的冬季似乎隻是個別或部分人的冬季,在更多的後來者眼裏,早來的冬天,說不定意味著春天已經不遠。

  問題是,我們將用什麼來迎接春天?

  日前,筆者與百加得新任大中華區主席在京小聚。百加得作為年收入過百億歐元的國際洋酒巨頭,不差錢,差的隻是一個能夠跟銳澳一爭短長的好產品。先前提到的搞包裝玩概念的公司,嚐過其產品口感,不禁為其投入巨資抹一把冷汗!至於借助互聯網新媒體的新銳玩家,更是讓人擔憂。

  筆者認為,質量是企業的立身之本。而在雞尾酒行業,口感是諸多因素中最核心的東西。這在紅酒或啤酒行業,是不言而喻的共識。我們說某款德國啤酒或法國紅酒好喝,不會因為它包裝好或廣告好;消費者喜歡它唯一理由就是“好喝”。現在市麵上的雞尾酒,跟普通飲料喝上去沒什麼區別,價格卻賣到飲料的三倍(13-14塊),多數消費者喝完了覺得“不值”。換言之,高價格沒有相匹配的高價值,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現在攔在雞尾酒行業麵前的一道坎,是為數眾多的消費者心理出現了偏移:認為雞尾酒不好喝,不劃算,導致消費意願急劇下降。無論是玩概念,玩資本,玩營銷,或是走互聯網之類的捷徑,都沒從源頭上解決市場的核心問題。這就需要業內人士具有“十年磨一劍”的所謂工匠精神,奉獻給消費者有異於普通飲料,又異於其它酒類的革命性產品,將洋酒和果汁飲料搭配一起創造出奇妙絕倫的消費體驗的產品,針對年輕人群以及女性消費者量身定做的定製產品……

  今年年底,藍精伶推出的進口蘭姆酒+椰香可樂味,在盲評中就完勝風靡世界的美國老牌子傑克丹尼威士忌可樂;陳釀米酒勾兌的藍莓味,更是給人耳目一新的驚豔感覺。

  董明珠說過,不需要售後服務的產品才是好產品。同樣,沒有營銷的產品,在這個營銷過度的時代或許是最好的產品。

  2015年雞尾酒行業的大潰退,歸根到底,是產品沒過關,口感沒真正贏得消費者的心。隻注重包裝和廣告效應,把年輕消費者當成隻知盲目跟風的傻瓜。

  2016年雞尾酒行業何去何從?是繼續高舉高打,大幹快上,還是退回半步,從產品抓起,把產品質量尤其是產品口感做對,做精,做好,再圖營銷、推廣?無論怎樣,誰也拗不過大勢,誰也逃不脫市場規律之手!

  可以預見,2016年,雞尾酒行業會好戲連場,熱鬧非凡,究竟是營銷派、“互聯網+”們得勢,還是產品派或工匠精神勝出?我們拭目以待。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雞尾酒 尾聲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