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工作體係 築牢監管防線 安丘市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2017-01-25 22:22:20 來源: 世界杯赛程预测 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近年來,山東省安丘市以發展安全、優質、高效、品牌農業為目標,在全國率先提出並實施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被國家質檢總局確定為“安丘模式”在全省、全國推廣,並被國家質檢總局確定為首批“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典型示範區”,被國家標準委表彰為“國家級農業綜合標準化優秀示範市”。

    一、健全組織領導體係,實現管理無盲區。整合政府和社會資源,建立了政府主導、科學指導、部門聯動、龍頭帶動、全民行動的“兩導三動”工作推進機製。製定印發了《安丘市初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實施辦法》等一係列文件,完善了有獎舉報、告知備案、市場準入、考核獎懲、責任追究等各項製度。成立了市長掛帥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領導小組,設立了副縣級規格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辦公室,各鎮街設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各村、社區設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員和動物防疫員,市政府與鎮街、鎮街與村、村級監管員與種養業戶全部簽訂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書或承諾書,以“軍令狀”形式明確各級責任,形成了層層監管、上下聯動、左右配合的工作格局,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橫到邊、縱到底、無盲區。

    二、健全質量標準體係,實現生產標準化。成立了農業綜合標準化研究所,積極做好農業生產標準的製定完善工作。參與起草、以“安丘模式”為主要內容的《初級農產品安全區域化管理體係要求》國家標準已在全國施行。目前,已製定安丘大薑、安丘大蔥、安丘肉雞等6大類標準綜合體,農業操作規程33個,生產技術標準200多個。建設了集檢測監控、農技服務、登記備案、聯合執法等職能於一體的農業綜合標準化管理中心,大力推進標準化種植養殖園區建設,鼓勵企業積極開展質量管理體係認證,在種植養殖、收獲貯存、生產加工、包裝運輸、物流配送等環節全麵普及農業綜合標準化。目前,全市已建成標準化種植園區139個、養殖園區126個,“三品一標”農產品發展到276個,其中國家地理標誌產品7個,麵積95萬畝,占全市總耕地麵積的73%。

    三、健全控製管理體係,實現投入無違禁。製定了農獸藥管理辦法,要求農獸藥生產企業和產品必須嚴格落實告知備案和市場準入製度。目前已對542個農獸藥生產企業的3409個農獸藥產品進行了備案。推行連鎖直營,全市35處農獸藥批發企業和973處鎮村連鎖直營店全部實行封閉式管理,落實實名購買製度,確保農獸藥來源可確認、去向可查詢、質量可追溯。堅持聯合執法,成立聯合執法檢查隊伍,采取分組分片包幹的辦法,不間斷地對全市農資市場進行檢查整治,始終對農資違法行為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建立有獎舉報製度,鼓勵群眾舉報經營使用禁限用農獸藥行為,對舉報屬實的,一次性獎勵舉報人2000-10000元。

    四、健全檢驗檢測體係,實現檢測全覆蓋。整合政府、企業和社會檢測資源,建立以市級農產品質量檢測機構為中心,出口龍頭企業和鎮街檢測資源為主體,職能部門檢測機構共同參與、分工協作、覆蓋廣泛的檢驗檢測網絡。在全市建立42個鎮級農產品檢測室覆蓋全部鎮街區,在100多個涉農社區和13個鎮街市場監管所全部建立了快檢室,在7家農產品市場、大型超市建立了快檢室並實行第三方托管,在2所學校食堂、3家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建立了檢測室,按照大鎮2部、小鎮1部標準統一購置了17部流動檢測車,形成全域全覆蓋的檢測體係,實行從農田到市場、從市場到餐桌的不間斷、無空白全程檢測,確保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

    五、健全查詢追溯體係,實現監管數字化。食用農產品種養殖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全部落實產地準出管理,並實行賦碼追溯,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大中型商場超市全部落實了產地證明和檢測準入製度。製定了《安丘市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工作方案》,自2016年9月24日開始,對全市行政區域內種植、養殖及初加工食用農產品開展產地安全準出管理,按照行政區域全覆蓋,品種逐年擴大的原則,到2018年實現食用農產品全行政區域、全品種產地準出管理全覆蓋。通過實施賦碼追溯,對農產品實行“數字化”“身份證”式的標識管理,消費者掃描農產品二維碼,便能方便快捷地對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進行追溯查詢,實現了知根溯源、放心消費。(黃衛華 崔同軍)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安丘市 質量安全 防線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