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過程控製與檢驗技術培訓班

2017-09-19 15:22:05 來源: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9月13日,由北京良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華測檢測認證集團、中農孚德檢測技術(北京)有限公司、青島高科技工業園海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廣州迪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第四屆中國食品實驗室檢測與管理技術論壇”共同舉辦的“食品微生物過程控製與檢驗技術培訓班”在北京萬方苑國際酒店順利舉辦。
        此次培訓班邀請到國家世界杯赛程预测 風險評估中心食源性疾病監測副首席專家、風險監測二室主任郭雲昌老師;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研究員曾靜老師;高級工程師、世界杯赛程预测 質量技術研究院研究員、華測檢測認證集團副總裁高級助理鄒翔老師;中農孚德檢測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檢測事業部經理付敏老師;廣州迪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核酸診斷試劑研發部副經理、中山大學博士申洪傑老師;青島高科技工業園海博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及技術總工蔡向榮老師;北京良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及技術總工劉磊老師等微生物檢測領域的老師,各位老師向培訓班學員分享了其在微生物過程控製與檢驗技術方麵的經驗。
       此次培訓曆經一天的時間,分為上午場和下午場。上午場,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曾靜老師主要向學員介紹了微生物過程控製中的內部質量控製和外部質量評估。從實驗室檢測人員的培訓,實驗室設備的校準、維護,樣品采集時的方法、樣品接收的程序、接收什麼樣的樣品,方法的選擇驗證以及注意事項,環境監控以及培養基質量的控製等多方麵、全方位介紹了微生物過程控製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鄒翔老師通過多個案例介紹了應用數據統計方法分析微生物檢測數據的方法。應用數理統計的方法對食品生產過程的微生物檢測數據進行分析,可以有效的評估和驗證生產過程微生物控製措施有效果,把握微生物汙染的風險與趨勢。鄒老師在講座中還指出,由於缺乏對數據的分析,不少企業在產品和生產環節的微生物監測方麵存在盲目引用外來標準的現象,這對微生物汙染風險的控製不利。希望學員們可以利用好大數據分析帶來的便利。
       付敏老師主要介紹了微生物實驗室審核方麵的問題及經驗。付老師從評審依據、評審準備、案例分析三個方麵做了精彩的演講。其中對於測量溯源性問題,付老師提出兩點建議,一是標準菌種包括儲備菌株及工作菌株要采用“雙人雙鎖”等形式,領用及銷毀要做到一致性。二是對於容易忽視的移液器等測量設備也要標注其校準/檢定狀態。
        培訓進行到下午場,郭雲昌老師主要向學員介紹了我國微生物標準的發展趨勢。幽默的台風,豐富的內容讓整個會場的氣氛達到了高潮。會上,郭老師提到:“我們的企業,要生產的是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而不是僅僅為了做到使用國家標準的方法來檢測。就像我們的監管部門是為了更好地督促企業生產高質量的產品,而不僅僅是為了監管。”這一觀點得到了參會代表們的一致讚同。同時,郭老師還帶領大家一起學習了國外微生物實驗室的先進管理經驗,使參與人員領略了國外“休閑風”實驗室的風采。
        青島海博生物的蔡向榮老師講述了微生物培養基、微生物和檢驗方法的關係,並針對微生物檢測過程中培養基常見問題進行了深度的解析。除市麵上常見的幾種培養基外,蔡老師還介紹了不少目前已經不常用的幾種培養基,如:紫菜培養基、小石花菜培養基等。
         傳統微生物檢測耗時耗力,申洪傑老師和劉磊老師為學員們介紹了一種新興微生物快速檢測方法——PCR檢測技術。申洪傑和劉磊老師分別就“恒溫擴增熒光技術在致病微生物檢測中的實際應用”和“RTq-PCR技術在微生物檢測中的應用”的主題進行了講解。此外,劉磊老師還針對分子實驗室的建設規劃進行了講解。與傳統國標方法相比,新型PCR技術具有操作簡單、耗時短、檢測結果精確等優點,PCR檢測技術為食品微生物過程控製提供了全新的檢測視角。
       培訓期間,大家積極互動,老師耐心解答,現場氣氛多次達到高潮,現場提問環節共送出4本第八版《食品加工過程的微生物控製原理與實踐》。培訓隻有短短一天的時間,很多精彩內容來不及給大家呈現,主辦方表示明年將繼續舉辦下一屆培訓班,與微生物檢測從業人員分享更多的食品微生物知識。相信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食安中國”將不再隻是夢想。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培訓班 微生物 過程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