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食鹽暴利須靠市場機製
國家發改委近日發布“第10號令”,決定廢止《食鹽專營許可證管理辦法》,引發網民對中國鹽業體製改革的熱烈討論。不過,中國鹽業協會向媒體表示,管理辦法廢止並不意味著食鹽專營向社會資本放開。工信部一位主管鹽業的官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食鹽的專營體製還沒有變,不可能一下子取消,但正在研究鹽業體製改革的總體方案。
對此,不少網民認為,在食鹽已非稀缺品的當下,食鹽專營令鹽業公司借助體製優勢獲取超額利潤,並引發公眾補碘過度等問題。因此,應盡早改革食鹽專營體製,發揮市場機製作用,讓利於民。
食鹽專營褒貶不一
對於我國長期以來實行的食鹽專營製度,網民褒貶不一。
網民“王傳濤”表示,食鹽專營製度下,鹽業公司生產銷售“隻此一家,別無分號”,消費者買也得買,不買也得買,這讓公眾很上火。
網民“阿依吐鱉公主”則認為:“鹽業專營,起碼可以做到安全以及價格相對穩定。破壟斷後,價格上漲不說,還會導致安全問題,非法私營商混入工業鹽,讓你們吃工業鹽吃個痛快!”
壟斷性暴利須終結
網民“沙海金地”稱,我國有豐富的食鹽資源,壟斷經營應當廢除。
網民“王傳濤”認為,鹽的生產成本極低,即便是一包兩元錢的鹽,裏麵也全是壟斷的味道,而且,我國食用鹽的生產和銷售利潤在國際上也是非常高的。
網民“龐誌勳”表示,工業鹽兩毛錢一斤,經過簡單加工賣兩塊錢一斤,十倍暴利,肯定有人鋌而走險。食鹽自古政府壟斷,造成鹽幫啥的層出不窮,隻要壟斷不除,私鹽的事今後還會持續。
逐步放開食鹽市場
網民“A H U韓燕淮”認為,鹽鐵專營,在現代經濟中的作用明顯不如以前那麼重要了。國家通過稅收完全可以滿足執行正常職能的需求,不如讓利於民。
網民“戴曰”則表示,不應該放開食鹽專營體製。食鹽作為重要的關乎國計民生的物品,應該由政府控製。至於攫取暴利的行為,可以加強審計和監督。
網民“申升礦業律師”稱,食鹽對國計民生雖然重要,但市場規模不算太大,鹽業也不是稀缺資源,而且許多曾經被視為不能廢除專營的行業都放開了,如糧食係統、郵政係統等等,食鹽專營製度終結似乎也順理成章。
他表示,一步到位難度太大,不妨分步走———先是進行結構調整,包括推進政企分開、深化鹽業公司內部改革;然後是經營調整,取消食鹽產銷計劃、采用招投標製、市場化采購等;再就是完善相關法律體係,保障法律供給;最終過渡到食鹽市場自然放開,全部食鹽定點企業可自由銷售其合格產品。市場監管部門隻做好監管工作,維持市場秩序。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6-05-15)《鹽業體製改革方案》出台 完善食鹽專營製度
- (2014-10-08)浙江建立農產品“準出”機製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