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讓食物過敏遠離你的寶寶

2015-02-11 15:47:59 來源: 2022世界杯分组我来预测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2022世界杯分组我来预测 訊】食物過敏也稱為食物變態反應或消化係統變態反應、過敏性胃腸炎等,是由於某種食物或食品添加劑等引起的IgE介導和非IgE介導的免疫反應,而導致消化係統內或全身性的變態反應。據權威調查資料顯示,由於不科學的喂養觀念和不適當的喂食方式,有8%的嬰兒曾發生過食物過敏。小嬰兒過敏不但影響著身體發育,而且很容易成為某些過敏性疾病的誘因。

  三個步驟,排查寶寶食物過敏

  有些寶寶吃了母乳後過敏,或者是在混合喂養的時候吃了一些致敏的食物,媽媽們就要開始細心給寶寶做好排查工作,以免讓寶寶再度受苦。

  步驟一:寶寶過敏了,想想吃過什麼

  如果寶寶一旦出現過敏症狀,媽媽除了要給寶寶做好護理以外,還要趕緊想想他近期吃了些什麼導致過敏。如果是喂母乳的寶寶,就要從媽媽的飲食內容入手,把近期飲食中出現的食物列個清單,並選擇記下最有嫌疑的敏感食物清單,或者近期突然吃了哪些新食物。

  首先從寶寶最常吃、最愛吃的食物開始,仔細羅列所有可疑的過敏原,比如乳製品、海鮮、小麥、蛋清、花生醬、玉米、大豆等。另外,還要記錄好寶寶出現過敏的症狀,比如腸痙攣、腹脹、嚴重的腹瀉或者便秘或者肛門處出現紅圈等情況。

  步驟二:可疑過敏食物逐個剔除

  當媽媽列出清單以後,用排除方法逐一排除可能致敏的食物。一般來說乳製品是寶寶食物中最常見的過敏原,所以建議媽媽從乳製品開始,包括如牛奶、酸奶、冰淇淋等,把它在你和寶寶的食譜中剔除,堅持10-14天看看寶寶的過敏症狀有否減輕或者消除,如果情況沒有改善,那麼再剔除另外的食物,直到症狀消除為止。

  溫馨提示:當媽媽在排查過敏食物的這段期間內,盡量避免寶寶接觸花粉、家裏大掃除等外部容易引起寶寶過敏的因素,以免影響食物過敏的排查結果。

  步驟三:少量進食再次驗證

  當寶寶症狀消除一段時間後,為了確定過敏症狀的出現不是巧合,媽媽可以再吃一次可疑食物來驗證結果。建議媽媽采取循序漸進、少量給予的方式,讓寶寶分別再吃這些可疑食物,每隔3天或4天就增加一點分量,以確認過敏症狀是否會再度出現。

  如果寶寶確實又出現了過敏症狀,那麼就可以確定寶寶是因為這種食物而過敏了,那麼在之後的飲食中媽媽就要多多注意,盡量不要讓寶寶再吃到這個食物了。當然,有些寶寶的食物過敏隻是暫時的,寶寶身體機能成熟起來以後,有可能之前致敏的食物不再對寶寶產生影響。所以媽媽不妨在不影響寶寶健康的基礎上,在寶寶成長的階段多嚐試幾次,如果寶寶沒有再過敏,那就讓寶寶盡情享受美食吧!

  確認過敏原 三技巧要學起來

  技巧1:排查食物時從單一食物下手

  在排查過敏原的時候,要單一或者單種類別的食物下手,比如花生這一食物或者是乳製品這類食物。因為如果從罐頭這種比較“複雜”的食物下手,幾種潛在的過敏原很難區分開來,那就很難找出真正的罪魁禍首了。

  技巧2:像個科學家那樣多觀察記錄

  排查時媽媽要多做好記錄,一方麵要仔細觀察寶寶的飲食狀況,將所吃的每一樣東西都詳細記錄下來,包括正餐、點心以及其他食品,至少連續記錄4天;另一方麵還要客觀記錄好寶寶的症狀,比如皮膚是否出疹子、排便習慣是否改變(腹瀉或便秘)、呼吸道有無症狀等,然後記錄下最嚴重的征兆與症狀。寶寶近來容易發脾氣、睡覺不踏實老半夜醒來等行為變化媽媽要最好不要放過哦!

  技巧3:過敏情況嚴重,采用遞增添加法

  如果寶寶的過敏症狀嚴重,單種食物剔除的方法會讓寶寶長期處於過敏難受的狀態。因此果斷地把所有可疑的食物從寶寶的飲食中同時剔除把!采用這種方法要連續堅持至少1個星期,或直到明顯看出寶寶過敏症狀得到改善為止。然後,每隔1個星期恢複一種食物,再度觀察寶寶的過敏症狀有沒有再出現。要是出現了,那麼你要找的“元凶”就是它了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食物 寶寶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