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蛋白的開發與利用
花生是我國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從20世紀90年代產量開始不斷增加,也是世界花生產量增長最快的國家。隨著花生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花生蛋白的價值開始被發掘出來,花生蛋白成為優質食用蛋白資源。因此,在對花生進行加工過程中要對蛋白和油脂進行有效的分離,這樣才能夠提高花生蛋白的利用效率。
花生中含有25%-35%的蛋白,主要有水溶性蛋白和鹽溶性蛋白,水溶性蛋白又稱為乳清蛋白,占花生蛋白的10%左右,鹽溶性蛋白占花生蛋白的90%。鹽溶性蛋白主要包括花生球蛋白和伴花生球蛋白,花生球蛋白是由兩個亞基組成的二聚體,伴生花生球蛋白由6到7個亞基組成。花生中的蛋白與動物性蛋白營養差異不大,而且不含膽固醇,花生蛋白的花生蛋白的生物價為58, 蛋白效價為1.7,其營養價值在植物性蛋白質中僅次於大豆蛋白。
我國長期以來非常重視花生蛋白的製取,但是由於技術比較落後,不僅造成了花生蛋白質的浪費,而且花生餅餅粕蛋白質的利用效率不高。所以,有效的提高蛋白質與油脂分離技術,而且不對原料本身營養成分破壞是花生蛋白製取的基礎。我國製取花生蛋白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以脫脂或部分脫脂後的餅粕作為原料直接製取花生蛋白粉;二是以花生仁為原料,采用一定的方法,同時分離出油脂和蛋白。花生蛋白的製取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冷榨法。這種方法主要是在低溫狀態下,對紅衣花生進行壓榨,這樣既能夠是花生蛋白和花生油的分離,也能夠保證原料本身營養。這種方法的優點就是能夠保證花生原料的營養,缺點是出油率低,不能對花生實現完全脫脂,導致花生餅中含油比較多。一般與浸出法同時進行。我國青島長壽食品有限公司研製的“低溫物理壓榨製取花生蛋白同步提取原花生油技術”,同時生產出了花生蛋白粉和花生油,而且實現了商品化的生產。
浸出法。主要分為預榨浸出法與直接浸出法。低溫浸出和脫溶工藝的方法製取花生蛋白,出油率比較高,花生蛋白變性小,製取的花生粉水溶性蛋白含量比較高。
水劑法。水劑法是一種新型的花生蛋白製取技術方法,主要是通過水劑把油、花生蛋白以及碳水化合物進行分類的工藝。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廣泛的對花生蛋白製取的“水劑法”進行了研究,而且在在許多地方建立了水劑法製取花生蛋白的企業。與傳統的花生蛋白製取技術相比,水劑法不采用易燃易爆的溶劑,生產的安全性更高,對環境的汙染也更加少,縮短了花生蛋白的生產過程,出油率可以保證在94%左右,花生油的純度也比較高,過氧化以及酸值比較低。水劑法製取花生蛋白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比如生產過程中衛生要求高,出油率為浸出法的95%,油脂與蛋白分離的能耗大,生產過程中廢水有待進一步處理和回收。生產出來的蛋白產品含油量比較高,不方便貯藏。
花生濃縮蛋白蛋白質含量較高,在食品工業中運用比較廣泛,主要是以花生蛋白粉或者粗花生蛋白為原料製取。主要方法有酸沉澱製取法、乙醇洗滌製取法、酸沉澱和醇沉澱相結合製取法等。這些方法都以冷榨花生餅或者花生蛋白粉為原料,通過調節有機溶劑或者PH值的方法除去少量水溶性糖分、灰分以及其他可溶性成分,而澱粉和纖維素隨凝集的蛋白質集中為一體; 隨後再通過低溫幹燥、粉碎即製得花生濃縮蛋白。
一步法製取花生濃縮蛋白獲得的花生濃縮蛋白質量和性質比較好,但是生產成本比較高,所以,一步法在製取花生蛋白過程中運用不廣泛。主要是通過堿浸提酸沉澱製取法和超濾膜製取法。製取的產品蛋白質含量一般高於90%,超濾膜製取法是在堿性的環境中,根據花生蛋白與其他物質分子量上的差別,通過超濾的方法來分離花生蛋白質,通常與堿提酸沉法結合使用。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5-10-23)世界杯赛程预测 博士鍾凱:非轉基因花生油是種誤導
- (2017-03-22)壓榨花生油加工過程氧化控製技術探析
- (2017-04-21)壓榨法的花生油加工技術研究
- (2018-03-06)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吃了那麼多年的油,你真的吃的
- (2018-05-30)花生芽中6-苄基腺嘌呤的測定方法研究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