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9 17:06:39 來源: 中華網
不到茶山,
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幽默,他會拉著你一起唱歌鬥酒,歡笑聲響徹村寨;
不到茶山,
不知道他到底有多認真,他會拉著你看清每一座山頭茶樹的生長環境,每一座山頭茶葉的生長紋理;
不到茶山,
不知道他到底有多愛這片土地,他會拉著你跟他一起回憶普洱茶的輝煌曆史;
……
從南糯至老班章再轉戰易武,每次茶山行結束之後,他的嗓子幾乎啞了。一路轉山,一路講解,一路了解普洱茶的生長環境,考察每座山頭的茶葉基因特點,如何去辨識一款好的普洱茶……他的普洱茶專業知識,來源於他十八年的製茶經驗,以及轉山經曆,並對普洱茶曆史的老字號進行深入了解和走訪。很多茶友接觸他之後都說:“您不像是一位老板,更像是一位學者。”我們也親切地稱他為“老師”,一位真正引領愛茶人了解普洱茶生長源頭和製作的老師。
參加過韻海茶山行的人都知道,跋山涉水轉山頭,是必不可少的,並不是刻意為之,而是真實地呈現。真正做茶,就是這樣,需要翻山越嶺,踏泥淌水;真正好的茶葉,就是這樣,如生命一般,來之不易。當然,茶山行,也可以隻是走馬觀花看一遭,也可以隻是收些當季毛料來嚐嚐,但這也失去了茶山行的意義。真正身臨其境,感悟當下,才能品出茶裏別樣的滋味。
普洱茶,對陳劍老師而言,絕不僅僅隻是獲得味蕾上的快感。曆經辛苦,上到倚邦茶山的易渡莊園。一場“雲上易渡”茶會,他引領大家回眸五百年前的明代,演繹曆史上的普洱茶老字號。因為那個時代的茶裏留下的不僅僅隻是滋味,還有當時人們做茶的態度和信念。今人亦來到這裏,來到這片世世代代做茶人護佑的茶山上品茶,品出的早已不是茶的滋味,品出的是做茶人的情懷和溫度,品出的是生命的喜悅和感動,這也許才是真正的品味。
※圖片來源:攝影/賈煒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