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需要更多惠農政策

袁隆平在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華南農業大學“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現場。
“提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需要政府出台更多的惠農強農政策”,“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21日在廣州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糧食是“寶中之寶”,政府在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方麵應有更多作為。
袁隆平此次來廣州,是代表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與華南農業大學“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同時,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植物航天育種研究中心、葛林美(中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刻錄普作物品質研究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四方簽訂合作攻關協議。
據介紹,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水稻雜種優勢研究和利用方麵處於國內外領軍地位,目前已實現畝產1000公斤的超級稻高產攻關,正向第五期超級雜交稻攻關。袁隆平表示,計劃2016年提前突破每公頃16噸,實現16噸後就17噸,一直攻關到20噸。各方的合作將顯著提升強優勢雜交水稻新品種選育效率。合作計劃創製在強優勢雜交水稻培育中具有重要價值的特異種質15-20份,培育超級稻品種(組合)2-3個,申報發明專利3-4項;所培育的新品種集成高產高效生產措施,預期在華南稻區應用輻射500萬畝以上,創造社會效益5億元以上。
有記者提問,由於種糧收益較低,廣東大部分農民種植糧食的積極性並不高,如何推廣超級稻在廣東種植?袁隆平說,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廣東並不是特例,其實全國都是如此。他表示,糧食的價格是“百價之基”不能高,糧食價格一旦漲了,便會帶動物價飛漲,造成通貨膨脹,糧價低又傷害農民種糧積極性。他提出,政府應該出台更多的惠農強農政策,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如可以高價收購農民糧食,再以平價供應市場;同時,農機補貼等可以再提高一些。
華南農業大學副校長、國家植物航天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陳誌強也表示,種糧賺錢要靠規模化,具有一定規模後可以使用機械化種植,降低種糧成本。同時,規模化種植後國家有農機補貼、種子補貼等共計7種補貼,種糧成本大大降低。據他估算,如果一個農民種300畝以上地就會有錢賺。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8)上海農民種出"萬元葡萄" 普通種植方式50倍
- (2015-06-29)農產品連年遭遇“滯銷病” 農民之“急”誰來解?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