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4 14:10:48 來源: 中華網
一場疫情,讓生鮮行業進入了“冰火兩重天”的境地。
一方麵,“全麵線上搶菜”讓生鮮電商訂單量暴增,供不應求;而另一方麵,全國範圍內的農產品滯銷,農戶損失慘重。有數據顯示,防疫期間,蔬菜、肉類、水果消費同比去年春節大幅增長,而農產品滯銷當前較為嚴重是肉禽、蛋禽以及蔬菜和不易儲存的水果。供與需之間急需一座橋梁。
產業鏈條長導致農產品滯銷
“造成這種供需斷裂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防疫導致大型農產交易中心的封閉以及一些農貿菜市場的停業,使得農產品長期依賴的線下交易幾乎停轉;防疫期間道路封閉、物流複工率低導致農產品運輸受阻。”九曳供應鏈創始人&CEO張冰表示。
有業內人士指出,在供給側,大部分傳統產業鏈條長,散布著大量小而散的從業者,存在著信息不對等、供需失衡、生產水平落後、整體效率低下的現象,此次疫情切斷了中小戶農產品的線下銷貨渠道,其供應鏈的短板就徹底暴露了出來,導致嚴重的滯銷現象。
作為一家業務遍布全國的生鮮供應鏈服務平台,九曳供應鏈深知在供需之間,一套完善的供應鏈係統的重要性。張冰解釋,“傳統生鮮供應鏈產品流通半徑小,且環節多、鏈條長、損耗大,多層的中間鏈條和交易交付環節讓農產品抗風險性降低,某個環節接不上,就會導致流通不暢等現象,使生鮮行業的損耗率居高不下。”
完善供應鏈網絡改善供需失衡
與各電商平台紛紛加入滯銷農產品銷路大軍不同,九曳供應鏈想用生鮮供應鏈網絡去改善生鮮農產品的供需情況。張冰在創業初期,就製定了三條使命:“幫助中小農業生鮮經營者彌補物流的短板,做他們的公共物流部門;幫助傳統農業食品企業提升供應鏈能力,以適應互聯網環境下的現代企業發展;幫助傳統生鮮零售企業提升互聯網環境下的供應鏈運營效率。”
在疫情期間,九曳供應鏈的確起到了生鮮食品的供應鏈供需連接器的作用。“這段時間,盒馬、叮咚等生鮮零售端訂單量暴增,我們很多生鮮食品類客戶都在利用九曳全國各倉的庫存對當地的新零售渠道進行大量補貨,保證市場供應。”
據了解,九曳供應鏈的客戶,比如科爾沁牛肉等會將生產好的牛肉直接存放在九曳供應鏈的內蒙鮮倉裏,九曳會根據消費大數據和客戶需求往全國各倉調撥庫存,科爾沁接到消費者訂單之後,九曳便就近調撥庫存配送給消費者,保證當地消費者的供應以及降低物流履約成本。
這些分倉庫存成了市場的調節器,一方麵,生鮮食品客戶可將產品放入當地生鮮雲倉,及時進行低溫存儲,降低損耗;另一方麵,全國各地的庫存可以對當地各個渠道進行及時補貨,滿足市場需求。此外,九曳可以從產地的倉庫直接調撥到各分倉,不僅縮短了供應鏈鏈路,也降低了物流履約成本。
“我們可以為各個產地的農產品提供個性化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包括產地倉收儲、分級、質檢,到過程管理、耗損管理、冷鏈運輸、配送及分銷等,以網絡化和體係化的供應鏈服務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滿足現代化生鮮零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