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舍得智慧講堂》|錢文忠解讀生態釀酒背後的舍得智慧

2019-03-28 13:57:52 來源: 中國網

古人有好山好水出好酒之說,舍得酒廠地處北緯30度,是世界公認最適宜釀酒的黃金地帶,已經擁有了最適宜釀酒微生物富集繁衍的生態環境,但舍得酒的釀製師門依然孜孜以求地尋找與自然環境更加親密無間的溝通方式。

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舍得人甘當微生物的保姆,努力創建了中國第一座生態釀酒工業園,讓釀酒這門始於農耕文明時代的古老技藝烙上了生態文明的時代印記。

本期《舍得智慧講堂》特別版,錢文忠教授聞香尋酒,探訪了遂寧這座古老的釀酒基地,解讀舍得酒業生態釀酒背後的舍得智慧。

作為最早提出與最早落實“生態釀酒”概念的酒企,舍得酒業的生態釀酒園區已經達到了一個“天人合一,生生不息”的完美狀態。園內豐富的植物群落自成“天然菌種庫”,為生產優質舍得酒提供了先決條件。此外,取用地麵 100 米以下深泉水,引進了瑞士先進的氣壓式製曲係統,製備生態黃金曲;遴選綠色原糧,少汙染、少蟲害、少施肥、多光照、適雨潤……從水源、酒曲、原糧、窖池、釀造工藝、窖藏等,實現了全產業鏈生態化。這不僅是對傳統生產觀的顛覆,更是創建生態文明鮮活的範例。

很難想象的是,這樣理念先進的“生態釀酒”概念,在最初由舍得人提出時,卻遭到了很多人的不理解與不看好。舍得踐行“生態釀酒”的早些年甚至被視為不務正業、劍走偏鋒。本期《舍得智慧講堂》特別版中舍得酒業副總工程師、酒體中心總監餘東講述了有關舍得酒業打造生態釀酒的這一段非凡曆程。

上世紀80年代末對舍得酒業來說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時間點,這一階段對整個企業來講,可以叫做創優爭名。獲得國家名酒稱號,舍得酒業的市場和品牌能量就此迸發出來,市場銷售非常可觀。無疑,這是舍得酒業擴大規模、擴大生產、增市場的最有利時期。這個時候提出來搞生態,就連在公司內部,也不時有這樣的質疑:生態不就是栽花種草嘛,這對企業發展有什麼好處?這對個人收入有什麼好處?

縱然麵對諸多內外質疑,但是舍得還是以長遠性發展眼光將“生態釀酒”這條路走了下來。在6.5平方公裏生態釀酒工業園區,舍得人建造了312製曲生態園、綠蔭覆蓋的環形萬噸高位水池、10萬噸自動化生態糧倉、51棟生態釀酒標準化車間、陶壇酒庫、52棟智慧包裝工場……為給微生物提供了一個更好的釀酒環境,舍得人不惜把原先所有的花花草草全部剔除掉,重新選擇性地種植香樟、銀杏、楠木等高大經濟林木,針對性地營造有益釀酒微生物生長繁殖的“綠色空間”。因為在舍得釀酒師眼裏,真正釀酒的並不是他們,而是微生物。

有了生態水源、生態酒曲、生態原糧、生態窖池、生態釀藝、生態窖藏這六大生態密碼,舍得酒業也最終實現了在品質與口碑上的齊飛,用亮眼的成績回應了這一路走來質疑的聲音。

現如今,“生態釀酒”經過 30 餘年的艱辛探索之後,已逐漸成為釀酒行業蓬勃興起的企業行為,甚至成為國際通用語言。再回首舍得酒業“不務正業”堅持搞生態這件事,餘東表示:“其實當時很多人不理解,但現在回過頭來看我們很自豪,因為我們幹了一個不像工廠的工廠,一個花園式的工廠。”

的確,無論是從城市化進程,還是工業革命中,我們見過了太多不惜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追求GDP高速發展的“大進快上”式建設,而如舍得酒業這般“以退為進”,為得長遠發展,舍眼前利益的行為卻微乎其微。但也正是這種“舍短暫,得長遠”的長足眼光,才得以讓舍得酒業能夠走向更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正如本期《舍得智慧講堂》特別版中錢文忠所說:“其實當時舍掉的都是眼前的利益,把已經到手的利益先舍掉,為了未來的卓越發展。”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舍眼前的看得到的利益,用“生態釀酒”打造自己長遠的發展方向,這不僅僅是舍得酒業發展的底氣,更是舍得酒業發展的智慧。

《舍得智慧講堂》是舍得酒業自主打造的大型高端IP,承載舍得品牌理念,以創新性品牌傳播方式、顛覆性的營銷理念,傳播“舍得即中國智慧”的核心內涵。旗下含與鳳凰網聯合推出的時代人物思維對話節目、與喜馬拉雅FM聯合推出的名人脫口秀節目,以引領時代的視野,心係家國、胸懷天下的開放格局,激勵、鼓舞、影響社會主流精英階層,展現獨到的中國智慧。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