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4 17:51:43 來源: 中華網
根據中國烹飪協會的數據,預計2019年,餐飲行業總體規模將達到4.6萬億。然而在這巨大的市場背後,如何將餐飲上下遊產業鏈互聯網化,用互利網、數字技術全麵提升整個餐飲行業的效率仍是絕大多數餐飲從業者很長一段時間內焦慮的問題。
近日,在由餐道主辦的“2019數據餐飲創新高峰論壇”上,合興餐飲首席信息官沈陽帶來了《吉野家眼中餐飲行業的發展》的主題分享。對餐飲行業需要一套數字化轉型方法論的認知,以及 “中台思維”進行了闡釋 。
吉野家是一個有著120年曆史的大型餐飲連鎖品牌,經過一百多年的積極發展,吉野家分店遍及世界各地如北京、上海、中國香港、新加坡、美國加州及馬來西亞,已在全球擁有超過1100間分店,作為吉野家的北方持牌商,合興餐飲集團成立於2001年,目前還經營DQ、野葉子等著名餐飲品牌。
時代的變遷與吉野家的數字化轉型之路
沈陽將1995年到2006年定義為零售1.0時代&2.0時代,從2006年到2011年,定義為電商時代。緊接著,從2011年開始,開始進入移動零售時代、新零售時代,以及現在的智能時代。
時代發展的背後實際上是人、貨、場三要素的關係在這些年發生了變化:第一階段,“貨”排在第一位,那時候供不應求;第二個階段,“場”排在第一位,比如偏遠城市的商場品牌與一線城市的品牌價格是一樣的,而且銷量足,有場有貨賣;第三個階段,“人”排在第一位。
伴隨著時代的發展,餐飲行業也在隨之進行了迭代。沈陽表示:“餐飲1.0時代,稱之為電算化;餐飲2.0時代,稱之為信息化。按照事物的一個客觀發展規律,我們的信息化路徑應該會更長一點,但因為一些特殊的事件,比如團購、外賣、4G的出現、移動支付的興起導致整個餐飲的資金透明化等,這些巨大的變量導致整個餐飲行業的信息化被大大縮短,甚至提前了。”
以合興餐飲為例,從1997年開始就有了很多部署,比如自助點餐、外賣平台、BI和CRM係統;隨後又將CRM替換為SCRM係統,增添H5點餐和無人貨櫃,利用AI算法提升效率;再後來,有了小程序點餐、刷臉支付,並嚐試搭建中台、應用人臉識別等技術……
基於小程序的線上用戶行為數據的分析,吉野家還做了大量的數據埋點,利用ABtest等技術手段,以洞察顧客行為,進一步挖掘人性中更深層次的因素。
對於快餐業來講,快、便捷是大家普遍的訴求。所以,吉野家也在嚐試將顧客刷臉支付的體驗更好,將刷臉的動作前置。同時,還推出了SCRM小程序和支付寶3in1小程序,在餐道配送管理係統、外賣管理係統平台的幫助下,將外賣、堂食、外帶這樣的場景三合一打通。
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必要修養:數據中台思維
在互聯網時代,商業的鬥爭就是對於用戶響應力的比拚。在當今互聯網時代,用戶才是商業戰場的中心,為了快速響應用戶的需求,借助數字化的力量可以事半功倍。不斷快速響應、探索、挖掘、引領用戶的需求,才是企業得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為了滿足數字化企業的發展需求,數據中台應運而生。
當今的餐飲企業已經進入多渠道運營的模式,不同的外賣平台,加上門店、小程序、官網等多渠道的訂單、報表都需要分別處理和整理,而且不能實時處理相關數據。當門店或者業務人員對數據產生一點疑問的時候,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結果發現是數據源的數據變了,一步一步拖慢了響應時間,中台思維則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沈陽說:“對人進行數字化運營的本質是對人性的洞察,合興餐飲正在與餐道進行中台方麵的合作,未來將以“樂高”方式,構建行業生態,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夥伴加入,隻有有了生態之後我們行業才能往前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