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九曳供應鏈用“平台型”服務 助力解決農產品供需不平衡難題

2020-02-17 15:49:07 來源: 中華網

這次疫情,讓全國很多農戶的生鮮農產品都爛在了地裏。有業內人士分析,農產品滯銷一方麵是由於疫情導致的物流不暢通;另一方麵是由於我國生鮮品目前主要依賴多級產銷地批發市場實現全國範圍的分銷流通。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我國生鮮農產品分布極不均衡。比如,內蒙盛產牛羊肉,漁業卻集中在沿海地帶,在沒有完善的供應鏈網絡支持下,這些當地生鮮農產品抗風險性極低。

解決供需不平衡 供應鏈為關鍵

想要從根本上解決農產品滯銷和供需不平衡的問題,九曳供應鏈創始人&CEO張冰認為必須完善農產品的供應鏈網絡。首先,生鮮農產品生產出來之後,需專業的冷鏈鮮倉對其進行及時的保鮮、保存,保證食品新鮮健康,延長保質期,降低耗損率。

針對產地冷鏈建設,國家已有相關政策。2020年2月5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麵小康的意見》發布,明確指出將啟動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供銷合作社、郵政快遞企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產地分揀包裝、冷藏保鮮、倉儲運輸、初加工等設施,並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建設一批骨幹冷鏈物流基地。

九曳供應鏈這些年來也在加大全國的倉儲布局。張冰介紹,目前九曳供應鏈國內已開通30個生鮮雲倉,布局26個核心城市,輻射7大區域,基本覆蓋全國。“雲倉是生鮮供應鏈的核心,通過全國分倉,才能快速將產地倉的生鮮產品分撥到全國各地,滿足當地的消費需求。”

倉儲體係有利於解決生鮮前半公裏的問題,而生鮮農產品的冷鏈幹線及配送物流依然麵臨資源整合問題。疫情期間的生鮮食品線上化消費趨勢與線下物流配送由於信息不對稱出現矛盾點,“有貨無車、有車無貨”的問題頻頻出現,這就造成了資源的閑置,需要一個對接信息、整合資源的係統,來進行資源的無縫對接、有序調動。

但中國的生鮮冷鏈是割裂的。有些冷鏈企業服務的僅僅是某一個區域,有些冷鏈企業可能服務於某一個冷鏈的幹線、長途運輸,有些隻是服務於某一個城市的配送。此次疫情的爆發,讓農產品的運輸“斷鏈”變得更加明顯。

農產品生鮮供應鏈急需“平台化”服務

“平台化模式,正好可以解決這一問題。以九曳供應鏈為例,九曳雲平台可以集合大部分的冷鏈物流承運商,提高車輛調度及配送的合理性,減少運營成本。此外,其生鮮雲平台擁有大數據指南針係統,能夠集合業務實時監控的所有曆史數據,生鮮合作商家可通過數據分析檢測技術,製定合理的銷售方案和庫存布局。”在疫情期間,九曳供應鏈也充分利用了其平台化的特點,盡最大力度將各地的冷鏈配送資源集合起來,及時響應市場消費者及品牌客戶的需求。

張冰強調:“因為平台化運營模式,九曳供應鏈不僅能為客戶提供產地倉收儲、分級、質檢,到生產加工、過程管理、耗損管理、冷鏈運輸、配送及分銷的一站式供應鏈服務,助力生鮮農產品打造完善的供應鏈網絡,更重要的是使生鮮上遊企業由原來割裂式的B2B業務、餐飲業務、工廠業務、2C業務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平台化、共享化運營,以更短的鏈路提升生鮮供應鏈運營效率,真正解決傳統生鮮供應鏈的存在的現實問題。”

此外,絕大部分農產品的生產者因而與消費者相隔多層分銷環節,對終端品牌建設的意識幾乎為零。九曳供應鏈提出了新的解決方案。“九曳以冷鏈物流一體化服務為起點,向分銷、營銷領域延伸,我們打造了全直鮮、新媒體營銷等服務矩陣,賦能生鮮農產品商流體係,並打通生鮮上下遊各流通環節,創新性地探索各類生鮮銷路解決方案。”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