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1 17:06:19 來源: 中國2022世界杯预选赛最新排名 周刊
豐澤現代化城市核心區正在崛起。 戴藝攝
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這是一個古老而年輕的時尚新區。此地,因轄區內宋時有水利設施“豐澤鬥門”而取區名,亦含有“豐饒之地,恩澤於民”之意。
1997年,豐澤帶著“經濟豐盛、潤澤百姓”的熱望而生,揭開了泉州中心城區發展的新篇章。彼時遍地阡陌縱橫的農田,如今山河湖海相依環繞,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道路網絡延伸交錯,動車站、客運中心站、後渚港碼頭聯通四方……這座流光溢彩的時尚都會,不斷滿足著在此安居立業的新老豐澤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現代化的交通網絡:高鐵泉州火車站 李芸生攝
刺桐港風雲 張定河攝
創客 港灣築夢引鳳凰
近幾年來,在“創新創業”引領下,豐澤經曆著深遠的城市產業發展變革更新。2017年,豐澤區作為福建省唯一一個縣市區入選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並成功承辦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福建分會場活動。2018年6月份,豐澤區成功舉辦“創響中國”豐澤站暨海絲國際數字商業創新節,雙創氛圍進一步凸顯。
2018年“創響中國”泉州豐澤站暨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數字商業創新節活動現場 王誌超攝
“無論是城市發展還是投資環境,豐澤區無不充滿著陽光、生機與活力,是投資興業的一方福地。”對於留學歸國的張東祥而言,選擇在豐澤區落地創業,不僅僅因為泉州是自己的家鄉,他看重的是這裏帶給了自己更豐富多元的機遇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此處心安是吾鄉。在清源山品一壺好茶,到華大鮮花港、濱海公園賞花,去大坪山和山線綠道漫步,到北濱江公園騎車慢跑……在高顏值的豐澤區,不必出遠門,家門口便有風景,這裏還彙聚著大量人才、資金、資源等關鍵發展要素,新興業態遍地開花,日漸完善的城市功能配套不僅對年輕創客頗具吸引力,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在外鄉賢回歸,成為數十萬外商歸國創業的首選之地。
蘊秀藏奇清源山 陳瑞統
2016年,在新加坡學習工作了十年的張東祥選擇回國,來到了坐落於成都的電子科技大學任教。3個多月後,他與誌同道合的同學一起,在位於豐澤區的泉州軟件園創辦泉州東源星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家鄉一展抱負。
“傳統的觀念中,回國好像意味著放棄、犧牲和奉獻。其實,現在對很多留學海外的學子來說,回國,也是為了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張東祥坦言,現在的中國是科研最好的時代,也是創新創業的最好時代。
海外學子們眷戀著家鄉,而家鄉也為歸來的學子們準備了豐盛的“歡迎宴”。泉州市、豐澤區實施的人才“港灣計劃”,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為載體,推進人才建設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積極優化人才創新創業服務體係,創新人才工作政策,加大人才工作投入,強化人才服務保障,期待海歸人才能“引得進、留得住、過得好”。
在與家鄉泉州市、豐澤區相關領導多次接觸後,讓張東祥更加堅定了回鄉創業的念頭,“他們親切、開明,有遠見、有魄力,對人才非常重視,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給予了我很大的幫助。”
創城 僑區轉型迎智變
作為重點僑區之一的豐澤,有分布在世界各地的17.8萬華僑華人,港澳同胞2.31萬人。值得一提的是,豐澤區70%的外商投資企業屬於僑資企業。
從豐澤區的客觀狀況看,盡管是泉州的新城區和中心城區之一,但在建區之初,豐澤區一直是泉州製造業的重要基地之一,以傳統的樹脂、服裝、機械等產業為主導,126.5平方公裏的範圍內,一度密布著紡織服裝、鞋業、化工、包袋等10多個傳統產業和近千家企業。
成洲工業區 王誌超攝
然而,隨著金融危機連鎖效應、出口“啞火”等外部環境的變化,以及城市化進程引起的城市功能變化,製造業逐漸撤出。立足於區位優勢的豐澤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南威軟件,從十多年前一個小小的實驗室起步,發展為在A股上市的高科技集團公司。近年來,南威軟件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對大數據核心技術和重大應用產品的研發,以大數據底層技術和基礎工具為核心,行業深度應用為重點,立足“大數據+”戰略,努力打造行業標杆,已成為“大數據+”行業解決方案的引領者。
在南威軟件集團董事長吳誌雄眼中,一直以來,豐澤區委、區政府致力於推動創新創業型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不僅在“軟環境”上以超乎想象的速度不斷自我更新、自我完善,更在城市基礎設施、配套功能等“硬環境”方麵迅速提升,城市麵貌日新月異、城市服務功能日趨完善,中心城區人居環境逐漸成為聚人氣、聚產業的亮點品牌,這種創新創業的環境正是廣大企業家和創新創業者所期盼的。
由南威軟件集團承建的豐澤區政府“智慧豐澤”項目,是福建省首例區縣級智慧城市建設項目,一期采用的是1年建設、9年運營的PPP模式,靜態投資約4.53億元人民幣。
智慧豐澤綜合指揮大廳
“‘智慧豐澤’是南威軟件綜合實力的表現,也是南威軟件為推進豐澤數字經濟建設作出貢獻的契機,我們將引入全國先進的技術、產品、建設經驗,並發揮本地企業的優勢,全力做好豐澤智慧城市的建設與運營,促進豐澤數字經濟和數字產業的發展。”南威軟件集團董事、常務副總裁徐春梅如是說。
創業 園區為核聚產業
高大的玻璃窗牆內,幾位年輕人圍在會議桌邊討論著,寬敞的會客室被置物架隔斷,可以望見裏麵一排排整齊的工位。這個位於華僑大學(豐澤)創新創業園(簡稱“華創園”)的泉州蝌蚪生態空間是國家備案的眾創空間,也是福建省首個環保專業化眾創空間。在這裏還運營著“環保大管家”線上平台,在平台上可以實現在線谘詢、在線下單、業務分配、供應鏈管理係統等功能。
園區外立麵(夜)
華創園是由豐澤區政府牽頭,聯合華僑大學、啟達創業共同建設的新型綜合服務平台。自今年7月開園以來已經聚集了118家企業和創業團隊,其中不乏像中國美術學院工業設計研究院(海西分院)、昆泰芯微電子、宇朔工業設計、百川環境等新材料、新能源、芯片、物聯網等高新技術企業。
華創園運營商——廈門啟達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小貴,被聚在這裏的創客們親切地稱為“貴哥”。他不再扮演傳統的園區管理者角色,而是作為服務者傾聽創業者的聲音。很多“左鄰右舍”的創業者們也彼此熟悉,園區通過舉辦各類運動會、聯誼會、培訓沙龍等社群活動,加強企業互動及產業交流,實現了華創園“共享無邊界,創業有睦鄰”的運營初衷。
吳小貴表示,華創園的目標就是要構建集吃喝玩樂學創為一體,有溫度、有核心服務能力、有創業情懷的快樂社群。
目前,華創園人才之家已經彙聚了1400多位創業人才,其中有29位博士和7支碩士研究生團隊。除了為人才“牽線”,“人才之家”還充分利用園區資源,幫助創業人才梳理創業政策,還提供各種共享課堂、政策申報、產業對接、創業輔導、產業基金等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華創園比鄰華僑大學,這裏彙聚了眾多港澳台和華僑青創力量,為此園區專門為台灣創業青年開辟了台享驛站,為港澳和華僑青年開辟了僑創空間,並定期舉辦各種活動,為不熟悉大陸環境的創業者提供服務。
《嘉庚禮堂》盧吉勇攝於華大17年6月29日
包括華創園在內,豐澤區還分布著福建海西國家廣告產業園區(泉州園)、泉州軟件園、豐澤區智慧物流園區、華大電商園等多個不同定位的產業園區,這種空間的集聚效應讓產業鏈上的企業不再是零散地野蠻生長,取而代之的是產業集群的協同發展,成為豐澤區未來產業創新力和競爭力提升的關鍵新興增長點。
泉州軟件園。陳起拓攝
“創”在閩南語中有“愛拚、敢做、勇為、求成”之意。未來,以“創”為引領,豐澤區將繼續向產業高端化、功能完善化、環境生態化、生活品質化的現代化核心區邁進,展現大氣優雅、時尚動感、敢闖敢創的 “豐澤氣度”!
圖片來源: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
特別聲明:本文為網易自媒體平台“網易號”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觀點。網易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