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8 13:55:26 來源: 中國網
在中國人的文化中, “回家過年”擁有著強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無論心情有多複雜,無論貧窮和富有,無論千山萬水,但都阻擋不了人們的腳步,為的就是過年這一天的大團圓,為的就是一家人吃上過年這一餐飯,這是對親情最好的表達方式,也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儀式,更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的不可替代的獨特文化現象,是中華文明最具獨特魅力的根本體現。
陳克明品牌連續推出的《外麵不如家裏麵》第二季《2019等你回家》的暖心視頻,說盡了遊子心中關於回家的思念與感動。而陳克明品牌也借助這三個回家小故事“夢想與家”、“家人與工作”、“距離和思念”的講述,結尾順勢拋出“外麵不如家裏麵”的倡導,與觀眾一起 “暖心回家”。
“你,離家多久了,還記得最近一次想家是什麼時候嗎?”這是視頻開場便提出的主題。在中國這種“聚少離多”的大社會環境中,這樣直扣心弦的問話,讓觀眾瞬間就代入了自己。
我們都因為各種不同的理由離開了家,少年為了追逐夢想,成年為了事業為了生活背井離鄉。而當夢想受挫時,或在每個異鄉獨自打拚的深夜,是什麼給了我們勇氣和力量?是來自遠方家的聲音和父母的牽掛。夢想和家,也許不在一個地方;家和工作,似乎永遠是難以平衡的兩端。然而總有那麼一些時刻,我們非常非常的想家。
回家,是一生一世的旅程。無論家庭背景如何,處在什麼年紀,想家的念頭是共通的,也許短視頻中主人公就是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你我!
曾經流傳過一個計算公式:如果在一年中隻有過年7天回家陪伴父母,每天最多相處11個小時的前提下,假設父母現在60歲,能活到80歲,我們實際上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也不過隻有1540個小時,換算起來,64天。和漫長的生命相比,可謂是少之又少。
大概世間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目的,但唯獨父母的愛,卻是以分離為目的。他們希望你過得好,盼著你變強大,哪怕就此離家越來越遠,也在所不辭,而他們則在家裏默默地守候著,企盼著,等待著。直到某天,你真正領悟到“外麵不如家裏麵”時,才會發覺心裏回家的聲音越來越強烈;家的方向,也越來越清晰。
事實上,這支視頻已經是陳克明品牌新年賀歲IP——《外麵不如家裏麵》係列短視頻的第二季作品。在2018年初,陳克明品牌就推出《外麵不如家裏麵》第一季短視頻,其內容主要關注務工青年的回家之路。到今年2019年初,陳克明品牌的品牌視角已經擴展到關注“回家-想家”這更有普世意義主題的探討。《外麵不如家裏麵》的係列視頻也從單一受眾人群,擴大到了對更多年齡段和階層人群的情感關懷。
陳克明品牌打造的這場年度暖心係列視頻,生動地呈現出陳克明品牌對消費者的關注,巧妙地將品牌訴求融入消費者的情感體驗,替陳克明品牌開創了一波頗具聲量的走心話題。
在2019年春節到來之際,希望你已經買好了返鄉的票,踏上了回家的旅程;也希望這樣一條暖心短視頻,溫暖陪伴你歸家的路程。同時關注“克明麵業”微信公眾號,說出有關想家、回家的溫暖故事,將有機會獲得2019陳克明品牌贈送的新春大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