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誰把中國白酒帶到了文化時代

2019-03-22 16:22:13 來源: 中華網

酒以祭天(與神溝通),酒以成禮(與人溝通),酒以入藥(與己溝通),這是酒在中國古代的三大功能。自古以來,中國酒就在不同的場景、以不同的表現為文明的發展添磚加瓦。隨著國力的發展、文明的回歸,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深刻闡明,“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複興。”

在“一帶一路”、“文化強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新時代背景下,各行各業以文化作為引導提升品牌價值的趨勢愈發明顯。而作為在中國文化和曆史上擁有重要地位的國酒——白酒,也正在進入“品質+文化”的全新表達時代;應該說在中國酒業協會指導、眾多名優白酒企業積極參與下,由產區、酒莊、專家、標準、年份等方式為主體已然形成了係統化的品質表達體係;白酒的文化表達體係盡管在行業已經提出多年,目前尚未形成係統化表達體係,但是很多中國名酒(特別是領軍企業)已開始注重文化價值的構建,逐步開始探索文化表達的方向、方式、方法。

1.jpg

從茅台文化到文化茅台,茅台開啟了文化中國酒新時代

茅台的過去更多的是圍繞“茅台文化”在做品牌,從茅台生肖酒的收藏熱度可見一斑。而茅台鎮7.5平方公裏核心產區帶給了醬香酒產區獨有的神秘麵紗:獨特的赤水河,特殊的紫色土,溫潤的氣溫及氣候,獨特的釀酒高粱及微生物群落等,形成了醬香型白酒得天獨厚的五個要素,水、土、氣(溫)、氣(候)、(微)生(物)。

伴隨著茅台文化的曆史發掘和深入人心,“茅台”成為了一種特殊的場景文化符號,與黨史、國史、軍史緊密相連,其陽剛、正能量的表現使其成為了中國“紅色文化”、“國酒文化”的代表。

2.jpg

隨著時代的推進,茅台繼續在曆史的舞台上大放異彩。2018年,茅台集團李保芳董事長更是提出建設“文化茅台”戰略的初步設想。從“茅台文化”到“文化茅台”,是由紅色故事“武為先”到文化興企的“文為先”的社會主流價值觀傳遞的重要戰略。“曆史”是茅台文化的主要構成要素,而“未來”是文化茅台的核心驅動力和發展目標。茅台扛起酒業文化大旗,在平衡中不斷地刷新高度。

在“茅台文化”的傳承中,更是與“國、家、人”進行關聯,不僅要肩負“國酒”形象,更要讓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實現茅台酒、醬香酒的“萬家共享”,這也正是茅台集團“雙輪驅動”戰略的方法論,所以國酒茅台、醬香茅台是以文化注冊品牌到消費者心智之中,堪稱世界酒文化的典範之作。

3.jpg

文化引領品牌、品牌弘揚文化,舍得為文化中國酒提供了樣本

時代一直隨著曆史的傳承展現出其獨特的“精華印跡”,正如“舍得”本身就代表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儒釋道的哲學精髓,演繹了中國流傳千年的精神,它也是中國白酒行業中唯一一個以“文化字眼”命名的白酒品牌。

舍得,從廣泛的文化角度、人性角度出發,從哲學、美學、藝術的角度,都代表著時代對中國傳統曆史文化的演繹。2016年,深耕文化創意產業多年的天洋集團基於舍得品牌的文化基因,對舍得做了“傳播中國智慧 打造文化國酒”的再定位,以將舍得打造成百年品牌為企業使命,在品牌打造的路徑上“創新傳播、共鳴心靈、關聯消費者”,成為其引領白酒文化之路的關鍵詞。並在落地上以《大國芬芳》、《舍得智慧大講堂》、舍得藝術中心、舍得博物館4大IP實現舍得與文化的互通承載。

4.jpg

從藝術角度,《大國芬芳》在中國最高藝術殿堂國家大劇院掀起了白酒文化複興時代的風潮,讓國內外對其恢弘壯麗的古典詩樂舞大為讚歎,更對中國酒文化有了全新認知。

從哲學角度,舍得開創白酒業智享IP《舍得智慧講堂》,讓國人從人文、曆史、經濟等各個方麵了解了中國文化所蘊涵的智慧與內涵。

從美學角度,舍得藝術中心與舍得博物館的建設,讓中國酒文化與世界各界的藝術家進行文化的共融,使其成為藝術文化與酒文化的物質載體。

從產品角度,酒以載文,將古典的“孔子、孟子、老子、白奎”四大家進行傳承與發揚。4大IP使舍得的“智慧國酒”之名更為夯實,更為具象,更為落地。通過天洋控股對舍得酒業2年多的文化賦能,使舍得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白酒文化的先行者。

5.jpg

2019,中國名酒攜手把中國白酒帶到了文化時代

不僅僅是茅台、舍得與文化融合提升,很多主流名酒均以開放的姿態融合多元的文化在進行品牌傳播創新:五糧液攜手故宮博物院、北京電視台聯合出品《上新了·故宮》大型文化季播節目,讓觀眾深入的了解傳統文化的同時成功綁定文化地標以實現品牌占位;

瀘州老窖國窖1573在鳳凰山的封藏大典以及“升格再現”的太廟國窖1573春釀封藏,再度集中展現了中華世代傳承的酒史、酒禮、酒情,同時巧妙的打造了瀘州老窖特有的品牌文化氣質;

劍南春宣布開啟中國藝術環球極致之旅,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藝術的同時使劍南春品牌的國際化曝光度提升到一個空前的新高度;汾酒進“故宮”與文房用具、生活用品、特色美食、茶葉、酒類、絲織品、服飾、首飾、玉器、文創產品、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品等10餘個類別共同宣揚中國傳統文化。

毋庸置疑中國白酒或者說已經走進了文化時代。瀘州老窖股份公司董事長劉淼在亞布力企業家論壇上就講到:“作為一個瀘州老窖人,我確實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對中國白酒的執著之情。我隻能把酒釀好、把酒推廣好,再做得好一點,把傳統的中華酒文化傳播好,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範圍。”

白酒作為中國曆史上的“第五大發明”,其文化內涵流傳至今,從“武有茅台(家、國、人)文化,到文有舍得(智慧、藝術、哲學、人文)文化”,中國名酒作為酒類行業領軍者,率先與文化時代接軌,用其悠久的曆史傳承、深厚的民族文化內涵、獨樹一幟的釀造技藝、創新的文化內容傳播,肩負起中國白酒在人文精神、家國情懷、文化內涵等方麵的時代使命-----中國名酒正把中國白酒、中國酒業帶入文化時代。

6.jpg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