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蒙牛開啟下一個黃金20年的底氣在哪裏?

2019-08-23 10:01:33 來源: 中國網

在2019年最新的世界500強榜單中,出現了“一個曆史性的變化”,那就是來自中國的企業數量達到129家,首次超過美國的121家。這被認為是中國商業力量開始走進世界舞台中心的標誌。可以預想,在未來的10年、20年,更多的中國企業將在全球市場大放異彩,展示來自中國的商業智慧。

在乳品行業,蒙牛無疑就是這樣一位重要的選手。2018年財年,蒙牛收入接近700億人民幣。假以時日,現在已是世界乳業十強的蒙牛,應該毫無懸念的會更上一層樓。

夯實奶源基礎

蒙牛的20年,是中國乳業在品質上不斷錘煉、不斷提升、趕超全球對手的20年。

如果翻看世界乳業十強的名單,就會發現排名在前麵的雀巢(Nestle)、、達能(Danone)、美國奶農(Dairy Farmers of America)、愛氏晨曦(Arla Foods)等國外企業,無一不把品質當做企業的生命線。有的企業還專門設立了首席品質官這樣的職位,來保證每一個產品都安全達標。

對蒙牛來說,對品質的把控,就是在不斷的學習世界一流企業的同時,結合自身和中國市場的特點,一方麵引進國際先進的奶源管理模式,另一方麵大範圍布局優質奶源供應鏈,來真正為蒙牛品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所謂“得奶源者得天下”,為生產優質乳製品,蒙牛與丹麥Arla建立合作,以國際化的牧場管理經驗和標準,重新定義高品質奶源;與新西蘭AsureQuality合作,在國內率先把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食品質量安全認證覆蓋到牧場,以此提升產品品質。

圖片2.png

(特侖蘇新西蘭專屬牧場)

在奶牛養殖業普遍低迷的情況下,蒙牛以獨特的眼光果斷決策、快速出擊,2018年相繼戰略投資中國最大的原奶生產商現代牧業、最大的有機奶供應商聖牧高科、大型國際全產業鏈乳業公司富源牧業,確保得到優質原奶供應。品牌牧場,正在成為蒙牛高品質產品的核心支柱。

智能化驅動未來

20年來,蒙牛已經逐步擺脫了傳統乳業企業的烙印,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數字化。最大的體現就在於其用智能化的手段,讓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都安全、可控,從而讓每一位消費者喝的每一杯牛奶都是安全的、高質量的。

目前蒙牛所有的牧場都已經實現100%規模化和集約化。從2012年開始,蒙牛就與戰略股東丹麥阿拉一起,製定了完備詳實的牧場管理標準,再運用數字技術讓標準在各個牧場落地。今天,蒙牛的全部奶牛,都已經部署了智能耳標,記錄專屬健康檔案,部分還配備了更複雜的傳感器。牧場對奶牛的所有動作,包括喂料、擠奶、按摩等,均通過數據分析來設定並隨時調整。整個牧場甚至就像一個現代化、自動化的智能工廠。

圖片3.png

(蒙牛牧場現代化智能監控屏)

而在下遊,蒙牛積極探索銷售渠道、終端管理和營銷的智能化。2017年,蒙牛同阿裏以及阿裏零售通達成戰略合作,完善企業雲,共同探索智能貨架和無人便利店,對蒙牛的銷售渠道進行數據賦能。同年,蒙牛與京東聯手,京東為蒙牛提供更開放的數據和營銷能力支持,並利用區塊鏈防偽技術提升蒙牛產品的追溯能力。

蒙牛總裁盧敏放曾表示,“工業互聯網的靈魂是‘融合’,蒙牛的工業互聯網之路,就是以乳製品工業為中心、連接上下遊產業,推動從牧草到奶杯的產業鏈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實現傳統乳業的智能轉型”。

迎接下一個黃金20年

根據各種數據的樂觀預測,未來全球乳業市場都會保持一定的增長,而中國或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這樣意味著,蒙牛這樣的中國品牌,將在未來真正迎來增長的爆發點。

過去20年,蒙牛不斷走出去學習世界一流的研發技術、管理模式,通過奶源地合作、建設工廠、引進世界一流的牧場管理技術、引入食品質量安全認證標準、開展乳製品研發合作等方式,充分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和技術,結合自身產品特點,打造嚴格的生產標準和豐富的產品線。

圖片4.png

(蒙牛新西蘭工廠)

圖片5.png

(蒙牛印尼工廠)

所有這些努力,都基於蒙牛對品質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20年來,蒙牛從“內蒙牛”到“中國牛”再到“世界牛”,正一步一個腳印實現當年創業時許下的宏大願景。盧敏放同樣認為,中國乳業經曆了快速擴張的十年和艱苦複興的十年,接下來將是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黃金時代”。目前,中國乳品消費隻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亞洲平均水平的1/2,還有巨大的增長空間。而廣大消費者對營養、健康、美味和快樂的追求,也激勵著中國乳業不斷創新與開拓。

暢享一下未來20年可能發生的局麵:蒙牛、華為等一大批中國實力企業,在收入規模持續上漲的同時,在全球市場代表的中國品質內涵也更加豐富。那就是,真正用智能化的水平來保證每一件產品都獨具匠心,一流水準,而且符合全球消費者的需求。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