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區塊鏈技術,讓傳統規模化養殖業迎來新挑戰

2019-12-05 10:05:45 來源: 中華網

肉雞60天出欄,肉豬150天出欄?隨著區塊鏈等新科技手段全麵應用於生態養殖產業,現代化規模養殖業或許將迎來新的挑戰。

隨著消費者對高品質肉類需求的不斷提升,現代化規模養殖的肉類產品已經不能滿足,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傾向於選擇生態、有機、品質可靠、營養價值高的肉類產品,所有這些都需要可信任的數據予以支撐。區塊鏈技術對信息和數據傳輸的唯一性和加密型,讓這成為可能,來源可靠、吃得好、吃得放心、低能耗、低汙染,已經成為新技術加持下的現代養殖業的“新標簽”。

圖片1.JPG

200天,讓土雞的生長每一天都可見

在貴州,許多生態土雞的養殖企業,就已經基於“區塊鏈”溯源技術進行發展,擁德控股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區塊鏈和VR技術普遍應用之前,生態養殖讓消費者感覺是在製造概念或者噱頭,現在生態養殖被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小芯片記錄下整個養殖全過程,其唯一性和加密型,讓整個養殖過程更加可控,讓消費者能夠直接看到和識別的土雞的“身份證明”。

以擁德控股在貴州習水顯建立的8個生態土雞養殖基地為例,在這裏,擁德控股給每一隻土雞從破殼浮華開始就佩戴上一個“身份證明”,這個“身份證”將貫穿從雞苗培育、土雞散養、屠宰加工,到冷鏈配送、終端銷售整個產業鏈條,生態土雞自育苗到投放山林散養最後出欄總計超過200天,每天的運動軌跡,進食種類、次數、重量,是否含有激素或添加劑,散養天數等信息和數據,消費者在購買土雞時,都可以通過每隻土雞相匹配的芯片進行了解,同步記錄的數據還包括土雞出欄時間,屠宰加工時間,運輸時間,銷售時間等等。

全程數據可見,從根本上解決了消費者的信任問題。

讓養殖全產業鏈發展更科學

現代化的養殖產業,除了讓養殖過程更公開透明,讓消費者放心外,還要對本身的環境進行保護,最大限度降低養殖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一直以來,擁德控股秉承“打造綠色健康原生態食材產業鏈和在貴州建立綠色生態養殖示範基地”的發展理念,所以除了區塊鏈技術之外,擁德控股在整個生態養殖過程中都全麵應用了現代科技,讓土雞的生態養殖更加規範和標準,以達到更加高效、節能和降低汙染。

在11月21-22日在雲南昆明舉行的“2019年國雞產業高峰論壇暨新禽況年度頒獎典禮”上,擁德控股旗下全資子公司貴州省嘜納生態種養業有限公司榮獲了“年度國雞產業推動獎”,這是行業對擁德控股控股探索和努力的肯定,也是市場對擁德“生態土雞”的信任。

圖片2.jpg

為了從源頭解決土雞的品種和品質問題,擁德控股和貴州大學合作建立了生態養殖的產學研基地,從雞種選種,雞苗培育,到土雞散養,摸索和建立了科學的規範標準,例如雞種的抗病性、雞苗培育環境條件,土雞出欄的標準、重量,出欄時的體重、脂肪蛋白質含量等等,都通過可量化的標準進行規範。

在屠宰加工和冷鏈運輸過程,也通過數據化和可視化的流程進行嚴格控製,確保產品從出欄,到零售最佳的時間,提高消費者食用時的品質和營養價值。

“規範的標準,一則能讓農戶能夠按照標準去進行養殖;二則能夠讓產業鏈每一個環節運作更加流暢,提高效率,降低人耗;三則也能不斷探索生態養殖和生態保護的平衡,讓養殖業受益於生態環境,有能反哺生態環境。” 貴州省嘜納生態種養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