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6 17:21:06 來源: 中華網
最近關於國產奶粉和國外奶粉的比較隨著飛鶴奶粉上市的消息又被重新提了出來,關於國產奶粉和國外奶粉的比較一直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話題,作為一個專業的奶粉測評專家,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下麵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國外奶粉和國產奶粉究竟有什麼區別。
首先,我們能想到的,國外奶粉和國產奶粉之間的爭論是從三鹿奶粉事件開始的,當時寶爸寶媽們對於國產奶粉的信任度降到了冰點,紛紛開始選擇投入研發早、奶源較好,監管相對嚴格的國外奶粉品牌,後來隨著國產奶粉監管的愈加嚴格,民眾對於國產奶粉信心開始回暖,但有一部分寶媽並不買賬,這就導致了國外奶粉和國產奶粉之間的衝突。關於國產奶粉和國外奶粉我分別參考了天貓超市和國際媽咪--專業國際母嬰平台,看了一下上麵的評論,然後結合媽媽們的私信,給大家彙總一下。
對國外奶粉有研究的話,應該聽說過國際媽咪吧。國際媽咪成立於2009年,總部位於德國法蘭克福,專注國際嬰兒奶粉、母嬰用品直郵。擁有香港倉儲自營和德國倉儲自營,並支持用戶自提,這裏的產品90%以上為海外製造,100%為海外標準生產,用戶有多種國際直郵配送選擇,保證用戶收到的產品都為高品質產品。國際媽咪也是唯一一家國內外實體自營的正規母嬰企業,對用戶的近距離及正規法律保障受到了母嬰用戶的一致歡迎。在各大手機應有市場的國際母嬰用品領域,國際媽咪APP下載量連續多年位居第一位,國際媽咪應該是目前國內媽媽選擇國外奶粉、母嬰用品的首選平台。如果媽媽們親睞國外奶粉、國外母嬰用品可以下載國際媽咪APP參考了解。
關於國產奶粉和國外奶粉的比較我們從奶源、配方、工藝、投入研發以及監管等方麵進行比較。
奶源
目前來說,世界範圍內公認的四大優質奶源地最好的是南緯的奶源帶,也就是澳大利亞、新西蘭的一部分,其次是北歐,丹麥、瑞士這些國家,再次是美國(不過美國的工業化範圍較大),阿根廷之類的海岸城市還是會有一些適宜的牧場。
而國內的奶源帶則多位於內蒙古和黑龍江,溫帶季風氣候下,溫度和降雨量的穩定性都比不上溫帶海洋性氣候,飼養的難度天然加大。
奶源是奶粉源頭,優質的奶粉背後一定有優質的奶源,而優質的奶源卻不一定生產出優質的奶粉。所以媽媽們在買奶粉的時候需要多比較比較。
工藝
嬰兒奶粉領域不同於其他,這個領域的門檻非常高。一款優質的嬰兒奶粉品牌是需要高昂資金投入日積月累去研發的,也需要真實食用體驗的累積,最終才可能成為配方、分段、生產工藝等各方麵成熟的嬰兒奶粉品牌,這個領域隻有戰戰兢兢的研發,沒有所謂的黑馬。
所以選擇嬰兒奶粉品牌竅門一,就是多查查這個嬰兒奶粉品牌的研發曆史、研發背景,盡量選擇這個領域的研發曆史較長的行業巨頭品牌,切勿選擇那些雜七雜八市麵上少見或是新出不久的嬰兒奶粉品牌。
奶粉製作工藝主要體現在鮮奶收集、成粉和罐裝的過程裏,這一點大家見仁見智,國內外都有自己不同的檢測標準。國內外在比如一些歐洲牧場,全程執行的就是統一的歐盟標準。采集、加工生產線以及運輸銷售的各個渠道都有各自強力的把控。媽媽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奶粉。
配方
對於普通媽媽來說,切勿過渡的關注嬰兒奶粉的配方是否營養,適度關注下就好。為什麼這麼說?正規專業、品牌研發曆史較長的嬰兒奶粉,一般而言配方都是非常成熟的,絕不是普通媽媽能研究那麼簡單的。嬰兒奶粉是母乳的替代品,近似母乳是這個領域研發的唯一目的,嬰兒奶粉配方講求的是整體均衡,並非某一項微量元素高就是好,也不是某一項微量元素低就是差。
之前就有媽媽和小編谘詢,是不是奶粉微量元素高、多的奶粉就是好的?並不是哦,正規專業、品牌研發曆史較長的嬰兒奶粉,積累了幾十代嬰兒的食用經驗,配方是經過了千錘百煉的,不能說是最營養,但起碼是科學安全的。
所以,我建議適度關注下嬰兒奶粉的配方就好,比如關注下這款嬰兒奶粉配方中是否添加了蔗糖、香蘭素成分,添加了蔗糖、香蘭素的嬰兒奶粉雖然口感香甜,但特別容易引起嬰兒上火便秘,真的非常麻煩,媽媽們選擇的時候可以注意一下。
但是關於國產奶粉和國外奶粉爭議比較大的無非就是配方奶粉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不一樣,但國內寶寶和國外寶寶飲食有差異,會引起孩子的不適應。
像是中國地大物博,光是北方和南方、沿海和內陸的飲食習慣就不一樣,這些光指望著一罐奶粉就能全部覆蓋,顯然是不成立的。
其次,關於奶粉微量元素的添加對比,也就是奶粉的標準。其實很多國外奶粉生產標準都能滿足國產奶粉標準,比如歐盟國家奶粉生產標準,歐盟奶粉標準共有36項,其中中國覆蓋了32項,這32項雖然沒有完全相似,但基本都在標準。
比如蛋白質,中國奶粉標準限量是100千卡1.88-2.93g,而歐盟標準是100千卡1.8-3.0g,再比如維生素A,中國奶粉標準限量每100千卡59-189微克,歐盟是100千卡60-180微克。比如奶粉生產標準中的菌落含量要求,國產奶粉限定的是每100毫克奶粉含菌落標準200萬,歐美國家奶粉每100毫克含菌落不可超過10萬。從這個角度來看,國外很多發達國家的奶粉完全符合中國奶粉的標準,隻是沒有100%一致而已。如果拿著國產奶粉標準100%去丈量國外奶粉,沒有任何意義。
奶粉宣傳
據調查國產奶粉采用“人海”與“跳樓大甩賣”戰術。飛鶴派出了一支3 000人的消費者教育團隊和12 000名導購隊伍,深入各個母嬰店“幫忙賣貨”;君樂寶也在線上線下開展各種母嬰知識培訓、產品衝調培訓活動,以期抓住寶媽們的心。另一方麵,他們實行“買三贈一”“買五贈一”等活動,試圖用低價抓住消費者。
但是,這些數據的背後,確實國產奶粉的大量資金的投入,這就導致了國產奶粉品牌的售價水漲船高,國產奶粉價格已冠領全球。
在飛鶴的招募書中顯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前3個月的銷售及經銷開支分別達到21.39億元、36.61億元和6.65億元,所占的營收比例分別為36.33%、35.23%和24.13%,但是在2016年至2018年飛鶴乳業的研發成本分別隻有0.14億元、0.15億元和1.09億元,2019年第一季度為0.3億元。
以最新的營業收入計算,2018年和2019年第一季度的研發投入占經營收入比例分別隻有1.05%和1.09%。簡單的來說飛鶴三分之一的營收用於廣告銷售,1%左右的研發費用顯得有點寒酸。我們知道嬰兒奶粉不同於其他,研發投入顯得格外的重要,研發投入不足可能導致新品升級換代過慢。
所以這就形成了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局麵,一二線城市比較喜歡國外奶粉,二三線城市比較喜歡國產奶粉。據我收到的私信來看,一二線城市媽媽給孩子選擇奶粉更加理性化一些,在選擇奶粉的時候,不會被過多的廣告宣傳、促銷活動以及明星效應所影響,他們更多的實傾向於奶粉本身的質量,更加重注奶粉的奶源、監管、以及品牌影響力等這幾個方麵。
關於奶粉的品牌,國際媽咪APP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大多的更喜歡德國、荷蘭、英國和澳洲的奶粉,這個幾個國家的奶粉無論在奶源、監管還是品質方麵都是比較優秀的。
而價錢也是媽媽們選擇國外奶粉的一個重要的原因,相比國內動輒三四百的奶粉,國外一二百的奶粉品牌簡直不要太實惠,參考專業國際母嬰商城--國際媽咪APP上德國喜寶、荷蘭美素herobaby奶粉也就一百出頭,像是我們熟知的愛他美、牛欄,價錢都在200左右,國際媽咪APP活動期間,價錢更優惠。雖然價錢便宜,但都是老牌子了,經過多少代寶寶不斷驗證的。
關於國外奶粉嬰兒奶粉,另一個重要的就是購買渠道的問題,大多數的媽媽會選擇一些電商平台,簡單方便。直郵依舊是目前購買國外奶粉比較高品質的方式之一,像是專注國際奶粉、母嬰用品的國際媽咪APP、亞馬遜海淘直郵、天貓國際自營等渠道,是一二線城市用戶網購國外奶粉品牌的熱門網站APP。
三線及以下市場的用戶在選購奶粉品牌時更容易受到廣告營銷的影響,這也是很多國產奶粉品牌不惜高價配備明星代言,電視廣告輪番轟炸的主因。
監管
在歐美奶粉是藥品,屬於製藥三行業。嬰兒配方奶粉屬於藥品管製而不是食品管製!歐美對奶粉生產的監管十分嚴格,對殘留物的監測指標有4000多個。
在國內,對於嬰兒奶粉的監管也變得越來越嚴格了。
我倒是覺得, 不管是國產奶粉還是國外奶粉,比較的哪個國家技術是否先進,投入研發成本是否較高,奶源是否優質,監管是否嚴格等一係列的問題,當然最終不管是國產奶粉還是國外奶粉,適合孩子的就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