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4 09:51:33 來源: 中華網
一碗麵的情懷,貫穿幾代人;一碗麵的精神,傳承幾代人;一碗麵的執著,還在譜寫新篇章。憑借著良好的企業形象,以及服務為本的理念,裕麵堂獨辟蹊徑,用時間和嶄新的思維記錄姑蘇的味道。
走近蘇州,最吸引你的是什麼?是小橋流水人家?還是落葉繽紛的古鎮?亦或是彌漫的蘇式美食?不管是什麼,相信蘇州都將能夠滿足你!
民以食為天,今天帶你走近,蘇式飲食文化。自古以來,蘇州有諺語:“蘇州的早晨從一碗麵開始”蘇州人吃湯麵的習慣一直保持至今。而且,更是吸引著眾多遊客好奇這碗湯麵。帶著很多疑問,嚐試了一碗,便知道了其中的奧秘!
蘇式湯麵的典型特征是精製、精致,它代表著一方水土的人文。
舌尖上的中國II曾對蘇式湯麵進行精細的記錄,其中最為經典的當屬“楓鎮大肉麵”它就是精致的代名詞,最難做,最精細,最鮮美,楓鎮大肉麵,被譽為蘇州“最難做、最精細、最鮮美”的湯麵,需要采用優質五花肉,經過刮毛、清洗等一係列步驟,加作料放到鍋中燜4個半鍾頭才能起鍋,麵湯采用肉骨、黃鱔骨、青魚、螺螄肉等鮮物吊成,具有味道鮮美,燜肉細嫩,入口即化等特點。和傳統蘇式湯麵最大的不同是,由於調味時不用醬油,湯汁澄清,所以也稱為白湯大麵。
燜肉麵
蘇式燜肉麵是蘇州著名的地方麵食小吃。然,裕麵堂的白燜肉更是做到了極致,將五花肋條肉,加以秘製配方小火燜製6小時以上,出品香氣四溢,入口即化,肥而不膩,回味悠長。
三蝦麵
裕麵堂的三蝦麵更是做到了精中極品,將太湖鮮活青母蝦用手工將蝦籽、蝦腦和蝦仁分開,曆經十幾道工序,並以地道的蘇式蔥油拌麵一起伴著吃,炒三蝦的澆頭配上噴香的蔥油,那是一個絕味。一碗三蝦麵必須配以精致餐具才能完美呈現在食客麵前。因為製作工藝繁複,且都是手工製作,所以價格有點小貴,不過在裕麵堂,這個“小貴”絕對值得體驗,在美景、美器中享受用“心”製作的美食,真是一種超然物外的享受。
禿黃油
禿黃油,是蘇州的方言,禿是“隻有”或“獨有”的意思;黃油,即高純度的蟹粉,不允許有一絲蟹肉存在裏麵,因而不同於夾雜了蟹肉的蟹粉。裕麵堂的禿黃油更是以自產基地太湖清水大閘蟹為原材料,確保隻隻鮮活。煮熟取出蟹膏蟹黃,加上透熟的肥膘末,然後用蔥、薑爆香燜透,再用高湯調味,最後再淋上豬油便成。禿黃油本來是一種“存蟹防饑”之法,即得以在蟹季過後仍能享用到反季節的蟹味,而豬油的左右,這是在沒有冰箱的時代起到隔絕和密閉的作用。
裕麵的幾大特點:湯水甘潤,麵條勁道滑爽,口味獨特。
如果想知道究竟哪一家蘇式湯麵兼具這些特色,那麼裕麵堂,非他莫屬。
據了解,在蘇州好的麵館不少,但做精的微乎其微。以上幾種最經典的蘇式湯麵便是裕麵堂的招牌麵,同時也是蘇州飲食文化的一塊招牌,他們本著員工為尊,客戶為上,品質為根,服務為本的品牌理念吸引著眾多食客的目光。
一種飲食文化的傳承便是一種精神的傳承,人本、人性、人權、人情,讓一個具有特色的品牌立刻變得立體起來,想必這些核心思想被裕麵堂運用到了做麵食的執念當中,這一碗麵便承載著太多厚重的味道。
據悉,裕麵堂在產品食材基礎上獨出心裁,從源頭開始著手,自己養殖狠下功夫。目前裕麵堂自有品牌“吳鉤蟹甲”大閘蟹商標已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成功注冊。位於臨湖鎮60畝太湖清水蟹、太湖籽蝦養殖基地2017年就已運營投產。為了確保餐桌上的美味安全可靠和品質提升,裕麵堂所謂殫精竭慮,完完全全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思考飲食文化的精髓。
了解了這麼多,肯定有人想問,裕麵堂在哪?
裕麵堂坐落在小橋流水的蘇州姑蘇區(古名:老閶門南碼頭)南新路77號,這裏自古商賈雲集,明·唐寅有詩曰:世間樂土是吳中,中有閶門又擅雄。翠袖三千樓上下,黃金百萬水西東。五更市賈何曾絕,四遠方言總不同。若使畫師描作畫,畫師應道畫難工。可見閶門自古以來的繁華,如今,這裏蘇州環古城改造工程商街建築臨湖而建,環境怡人,千年環古城河在這裏流淌著千年不息的音符。
進一步了解裕麵堂,他們堅持“回歸本源,與自然相伴”的用材之道,堅持食材基地化,以匠心精神打造舌尖蘇味,以夯實親情化服務為基礎,以傳統美味創造美好生活的新理念。
想必這碗承載著諸多的責任感的麵,便是蘇式文化的一種縮影,如果你想通過飲食了解蘇州,不妨從裕麵堂這碗湯麵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