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又一個困擾吃貨們的靈魂拷問——蝦頭到底能不能吃?

2019-11-19 08:38:52 來源: 中華網

首先明確這個問題對吃貨們來說,可能根本算不上問題,本著神農嚐百草的天性,區區蝦頭的謠言還能難得住我們?再說了,打小特級廚師小當家劉昴星就告訴過我們,在蝦餃裏加入蝦黃做出的料理才會有自帶閃光彈的金光,甚至餃子還能站起來?(誤)

1.png

咳咳,言歸正傳,有關於蝦頭的食用問題網絡上也曾各執一詞,與先前咱們探討的鮑魚肝問題如出一轍。最本質的爭論點還是在於蝦頭內的器官有哪些,而所謂的蝦黃又是什麼部位?

2.jpg

確實,咱們平常吃的蝦大部分的器官都集中在頭部,包括了胃、肝、腮、卵巢、口器等,且因為生長的環境不同導致蝦頭裏可能會出現寄生蟲、病菌和重金屬。妥善來說,從衛生角度確實不建議吃蝦頭。

3.jpg

不過話說回來,蝦黃作為整隻蝦最美味且營養價值最高的部位,錯過也實在可惜。實際上蝦黃並非網上傳言的排泄物,而是蝦的卵巢,含有豐富的鎂,鎂對心髒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能很好的保護心血管係統,它可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及心肌梗死。

4.jpg

至於寄生蟲、病菌和重金屬方麵,考慮到當前大部分吃的蝦都不是純野生的,養殖蝦相對而言汙染情況極小,想要滿足口腹之欲品嚐蝦頭美味也未嚐不可!

5.jpg

除了蝦頭外,蝦線問題算是吃貨們都有了比較統一的站隊,雖說不排除圖省事囫圇下肚的情況,但普遍認為蝦線這個蝦的消化係統還是得預先取出,且不說幹淨問題,還影響口感這就沒法忍了!

6.jpg

為此,閩正蝦仁已貼心為顧客去除了蝦頭、蝦尾、蝦殼和蝦線,不管是煮湯還是炒菜,烹飪時更省心省力。當然還順帶解決了蝦頭的煩惱,因為已經去掉了……

7.jpg

閩正蝦仁源自遠離汙染的潔淨海域東山島,每一隻蝦仁都以新鮮的南美白對蝦為原料,個個晶瑩透白,不泡藥,不添加保鮮劑,營養低脂,美味可口,相當適合在家製作懶人料理!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