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7 10:45:31 來源: 食安觀察網
(柴占陽)盛夏時節,伏牛山腹地雲霧蒸騰。7月15日,洛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劍鋒一行人等深入欒川縣重渡溝管委會磨灣村。這個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口幫扶的村落,一草一木都牽動著他的心。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楊建文,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吉建賓隨行,崎嶇山路蜿蜒,指向脫貧振興的堅實足跡。
在村委會,陳劍鋒俯身傾聽。從村支書到駐村書記,他細細詢問“兩不愁三保障”落實的每一處縫隙,飲水安全的涓滴保障,產業發展的破土之聲。他話語懇切如金石:“鄉村振興是‘國之大者’,必須把市委‘151’工作部署紮進這片泥土的深層肌理。”言語間,政策文件化作鄉親屋簷下可觸摸的暖意。
走進脫貧監測戶低矮卻潔淨的院落,陳劍鋒的手與老人樹皮般皸裂的手緊緊相握。細詢藥費報銷、收入來源,他眉間凝聚著關切:“群眾的冷暖就是工作的溫度計!”轉身叮囑幹部,政策紅利必須如陽光穿透枝葉,不漏一戶一人。他勉勵駐村書記,唯有將心沉入這片土地,才能在振興長卷上揮灑出黨群連心的動人筆觸。
青山懷抱中,連片的獼猴桃園綠意洶湧。陳劍鋒踏著雨後泥濘蹲身查看長勢,指尖拂過新生嫩芽,仿佛觸摸著村莊的脈搏:“特色產業是致富的活水,要引它澆灌每戶心田。”當聽聞道路改造滯後、資金撥付遇阻,他當場撥通電話協調市縣兩級部門,力促項目加速落地:“基礎設施是血脈,補助資金是養分,必須暢通無阻輸入村集體經濟的根須!”
磨灣村的紅瓦房靜靜躺在山坳裏,雨洗後的青山格外蒼翠。陳劍鋒一行為村莊注入的不僅是協調推進的動能,更是枝葉關情的信念力量。
當政策關懷與泥土芬芳深度交融,當幹部腳印重疊在群眾門前的小徑上,磨灣村的蝶變便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藍圖。振興之路縱有千溝萬壑,隻要始終以心暖民、以行踐諾,伏牛山深處終將生長出不負時代的豐饒圖景——那掛滿枝頭的獼猴桃,正是幹群同心捧給未來最飽滿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