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2 11:31:25 來源: 世界杯赛程预测 導刊
黃花菜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國各地都有栽培。其含苞未放的花蕾,味鮮質嫩,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鈣、胡蘿卜素、氨基酸等人體必需的養分。黃花菜性味甘甜,有止血、消炎、清熱、安神等功效,對吐血、大便帶血、乳汁不暢等有療效,可作病後或產後的調補品。
山西省大同縣是全國主要的黃花菜生產基地,俗稱 “黃花之鄉”。大同縣的地理氣候條件非常適合黃花的生產和種植。目前種植麵積已達15萬畝,產量達到3.7萬噸,黃花的生產及加工成為大同縣農民致富的支柱產業。但由於農民的栽培管理及加工技術落後,嚴重影響黃花菜的產量和品質,給農民的經濟收入造成重大損失。針對此現狀,將黃花菜的栽培管理及加工技術介紹。黃花菜具有肥大的肉質根係,需要疏鬆的土壤條件才能保證其健壯生長。北方地區春季幹旱多風,應伏耕或早秋耕,定植前應深翻30CM以上,翻後摟平、打埂、修渠、做畦,畦長6米、寬2米。結合深翻、整畦,每公頃施腐熟的農家肥75噸,過磷酸鈣750公斤,然後耙勻、整平;黃花菜一般從生長多年的老菜地刨出1/3的老根或用切塊分芽繁殖的秧苗做種苗。首先將短縮莖下層的黑蒂掰掉,剪去肉質根上膨大的紡錘根,剪短至5-7CM,並清除朽根,然後把短縮莖上部的苗葉剪留6-7CM,去掉殘葉,留下上邊一層支根,每根一個單芽。栽前將修理好的種苗放入1%的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水溶液浸泡10分鍾,撈出晾幹後待植;黃花菜除盛苗期和采摘期外,其他時間都可以定植,一般以春秋兩季為宜,春栽在清明前後,土壤解凍後進行。為充分利用空間,便於采摘和管理,宜采用寬窄行叢植。每畦栽2行,寬行行距1.3米,窄行行距0.6米,栽後踩實。秧苗露出地表1厘米時複水緩苗。單行穴栽法為穴距0.5米,每穴呈0.2米邊長的等邊三角形,每角栽一株。單行雙株法為株距0.4米,每穴栽2株,每公頃栽苗5.25萬株;黃花菜的根群是從短縮莖周圍生出的,它具有一年一層,自下而上,發根部位逐年上移的特點。黃花菜栽植的深淺,與進入盛產期的遲早有密切的關係,一般適栽深度為10-15厘米。中耕具有疏鬆土壤、增強透性的作用。解凍後春苗剛露出地麵,應進行第一次中耕鋤草,抑製雜草滋生,減少病蟲害,促進春苗早發快長,同時每公頃施農家肥15噸左右。第二次在抽苔期結合中耕進行培土,整個生育期應中耕2-3次,結合澆水施肥,保持土壤疏鬆,無雜草。
黃花菜是多年生植物,要求施足冬肥,早施苗肥,重施苔肥,補施蕾肥。春苗肥主要用於出苗、長葉,促進葉片早生快發。蕾肥可防止黃花菜脫肥早衰,提高成蕾率,延長采栽期,增加產量;黃花菜屬喜水作物,在生長發育期,保持一定的土壤水分有利高產。抽苔到采摘期,每隔一周澆水一次,采收到終花期,一般澆水在早晨或傍晚為好,采摘結束後澆1次水,封凍前進行蓄墒;3年以上的黃花菜病害主要是鏽病、葉斑病、黃葉病,在發病初期用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多菌靈600-1000倍液進行葉麵噴施防治。每年黃花菜采摘完後,每公頃撒施石灰粉、硫黃粉混合劑750-1500公斤,可以起到保持田園清潔和殺菌消毒的作用。蟲害主要有地老虎、蚜蟲、紅蜘蛛等,可與黃花菜開始返青時用敵百蟲、地正丹灌根防治地老虎,在夏季可用40%的樂果乳劑1000-2000倍液噴施或結合灌水加入藥劑毒殺,也可利用黑光燈誘殺。但在采摘前10天應停止用藥;盛花期要加強肥水管理,滿足供應,重視後期追肥,防止葉片早衰,幼蕾脫落。此外,還要避免因為土壤積水、病蟲危害和機械損傷導致的花蕾脫落;新栽黃花菜前兩年,幾乎沒有收入,水田栽植有點可惜,再加上不套種的話,農民不願多加管理,會影響黃花菜的生長,而套種低稈作物,可以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一舉兩得。
大同縣黃花菜采摘期從6月底開始到8月初結束,曆時50天左右,采摘盛期每天采摘10-12小時,一頭一尾每天采摘6-8小時。花蕾接近開放時生長最快,要及時采摘,過早采摘不僅產量低,而且蒸製後產品帶黑色,過遲花蕾已開放,花藥破裂,花粉散出,幹製後品質差。適宜采摘的花蕾,從外形看花蕾飽滿,質地鬆,花嘴裂而未裂,色發黃,花瓣上的3條縱溝十分明顯,此時產量高、品質好。在早晨和傍晚采摘最好,一般在開花前1-2小時采摘完,采摘時用拇指和食指夾住花柄,從花蒂和苔梗連接處輕輕折斷,邊采摘邊放入簍內,要求做到“輕、巧、細、快”,不留開花菜,不損壞花蕾。黃花菜蒸製的作用是利用高溫蒸汽的熱量,迅速殺死花蕾內部生物酶的活性,防止其在加工過程中因氧化褐變引起的變色甚至腐爛。蒸製係統由一台蒸汽鍋爐以及配備的蒸箱組成。上蒸篩時,先將鮮花堆放在蒸篩內,每個蒸篩放10-12公斤,一般厚12-15厘米,四邊高中間稍低,使蒸箱的蒸汽能均勻上升。裝好後,把蒸篩放在蒸箱裏,關嚴門,點燃蒸汽鍋爐,通過鍋爐產生的小蒸汽來提高蒸箱的溫度。當溫度升為70℃-75℃時,再蒸3-5分鍾即熟。一般蒸製到鮮花凹下1/3,黃花菜裏生外熟,花蕾表麵布滿小水珠,花蕾剛發軟而稍帶下垂,顏色由原來的黃綠色變成淡黃色為標準。為了保證消費者的健康,不宜采用硫黃熏製。與傳統的大鍋加工方法相比,用蒸箱加工黃花有三大優點:效率高,降低農民的勞動強度,縮短了晾曬時間。幹菜的品質大幅提高,一級品率由原來的30%提高到70%。節省燃煤,加工每畝鮮菜比大鍋節省煤炭94.5公斤。
蒸好的花蕾,須在蒸籠裏燜捂20分鍾,讓其自然冷卻。然後將蒸好的花蕾堆放在竹席上,利用餘熱調劑蒸製的溫度,收斂花蕾表皮上的糖分,通過堆放達到熟度均勻。攤晾時不要用手翻捏,否則會發酵變酸。一般下午蒸好的花蕾,攤晾到第二天早晨即可進行幹燥。蒸好的花蕾經過晾透後,次日開始放陽光下曬2-3天。曬到表麵轉白色稍有結皮時再翻動,到了中午要翻轉在另一空竹簾上再曬,攤花要均勻,每隔5-10分鍾翻動一次,上下對翻,防止燒焦。翻動2-3次,花蕾變軟後可取出攤晾。在曬黃花菜或雨天烘烤過程中要揉2-3次,一般在攤曬後第二天早上回潮揉製,每次10-15分鍾,作用是壓出內部水分和油脂,使內部脂肪香脂適當外滲,增加油性、光澤和香味。一般3.5-4公斤鮮花,可烘曬成0.5公斤幹貨。
黃花菜可出口創彙,一般人工進行分級。甲級色澤淡黃有光澤,幹菜一般長11厘米左右,個大肉厚,千根重500克,手感柔軟,有彈性,清香無異味。乙級色淡黃,根條稍細,無蟲蛀,無黴變,無花梗雜質和油條,開花菜不超過3%。丙級色暗黃,根條不勻且瘦,無黴變,無蟲蛀,無雜質,開花菜不超過10%。
包裝是黃花菜的最後一道工序,黃花菜含水量低,質脆易斷,要放進木製的或竹製的容器內進行短期的吸濕回軟,使含水量達到15%,將分好級的黃花菜一根一根捋直,真空包裝,即可外運上市或繼續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