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論壇

新食品潮流下,脫水蔬果品類跳出“方便麵袋子”

2022-05-10 13:48:55 來源:

生活節奏加快,你會用更好保存、更易烹飪的脫水蔬果,替代新鮮產品嗎?

先別急著回答——這個關於食品品類的心靈拷問背後,這個新興的食品產業,也許已經跳上了你的餐桌,躍躍欲試了。

一、脫水蔬果出圈,意料之外,亦為需求之內

你發現沒有?基於“潮流”、抑或“剛需”,脫水蔬果在各個消費空間裏,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

一邊是香甜軟滑的冰淇淋,一邊是甫一登場就能引發“對立”,口味爭議最大的食物之一——香菜。當這兩樣東西結合,就成了麥當勞2月的爆品:香香香菜新地。

“香菜新地”,其實是在底層的奶油冰淇淋上淋上了青檸醬,再加一撮脫水的香菜碎。這款限時供應1個月的新品,在全網引起了一陣討論旋風:有人認為它的口味太過獨特,也有人被這個口味征服,認為脫水香菜碎輕盈而又獨特。雖然評價褒貶不一,但確定的一點是,麥當勞成功地用那一撮脫水蔬菜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另一方麵,當不少人還在發愁新鮮蔬果的到貨準點率越來越低的時候,一些有心人則在電商平台通過一種產品,找到了一次購物,一個月都能享受蔬菜的“解法”。

打開抖音,美食博主@米坦分享了他最近的烹飪發現:來自於低卡博士的脫水蔬菜產品“每頓蔬菜”。隻需往沸水裏扔上一包幹菜葉,不一會,120克菜葉就舒展開來,蔬菜香味漸漸從鍋裏飄出。“打上一個雞蛋,就是一鍋好湯”,他說。

實際上,在健身圈,類似的產品,早就悄悄風靡了起來。一包脫水蔬菜,包含了萬年青、裙帶菜、胡蘿卜、圓白菜等。在健身達人@大餅哥Jack眼中,這樣的一包脫水蔬菜,不僅剛剛好能夠補充一餐所需的膳食纖維,還低鹽、無油、無脂,非常健康。堪稱“減脂期”的上品。

方便麵、餅幹、調料……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是,在過去的20年,脫水蔬菜作為“配角”滲透到了食品加工的各個領域,它不僅能提高食品的營養成分,還能讓產品的內容更加豐富。

今天,點開電商平台,走俏得遠的不僅僅是脫水蔬菜包。從烘幹的番薯片、風幹的檸檬;到凍幹水果組合、火鍋裏預先處理好的幹香菇、幹筍菜品……脫水蔬果產品,正在跳出了“方便麵搭檔”的藩籬,以獨立產品的形式,敲開消費者們的大門。

它們往往同時具備兩大特點:第一是便捷,隨時隨地可以吃。可以直接吃,或者浸入熱水之後即完成烹飪,且具有較長的可儲存時間;第二是營養。實際上,這些經過技術脫水的產品依然保持著完整的膳食纖維素,且無需添加防腐劑。如果說到第三點的話——有時,因為脫水的緣故,這些蔬果還帶著某種獨特的口感。

基於這些特色原因,脫水蔬果產品在人們對於便捷生活的追求中快速出圈,進入健身愛好者、學生、上班族的視域,改善著他們的食品結構。

在這背後,是中國強有力的產品供給和產業的精耕細作。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的數據,近年來,我國脫水蔬菜產量由2017年30.08萬噸增至2019年37.15萬噸,預計2021年我國脫水蔬菜產量可達44.08萬噸。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中國產量已經占據世界總產量的60%左右,並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除了滿足出口,脫水商品自然地豐富了消費者們的品類選擇。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其實,脫水類食品在一些發達國家已經相當普及。相關數據顯示,美國脫水(凍幹)食品發展最快,在全美方便食品中,凍幹食品竟已占40%~50%。在中國,有研究報告稱,相關行業市場潛力超過1000億元,並且,變得創想紛呈。

二、風幹、烘幹、凍幹……新技術推動行業想象力

在上個世紀70年代,衛星電視畫麵記錄下了一位美國宇航員打開他的脫水蔬菜包,大快朵頤的鏡頭——這是“脫水蔬果”第一次進入人們的視野。

多年之後,NASA推出了技術轉讓計劃。宇航員手中的蔬果冷凍脫水技術開始成為商業的寵兒,它不僅能讓原材料減重20%,且能保留下98%的營養。普通人得以享用利用太空技術製造的消費品——脫水蔬果,其技術起源於太空,卻在大地之上造福了全人類。

這也提供了一個觀察視角:當我們回溯脫水蔬果產業的發展,關注脫水食品是如何實現風靡的時候,發現人們對便捷、時尚生活的追求的確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更重要的是,食品行業為了滿足這些需求所做的技術普及和產品創新在便捷、在營養、也在味道。

古人早就發明了烤和炸的方式,當然,今天我們談到脫水蔬果的時候,烤和炸幾乎已經被排除在外了。按其脫水方法,產品可分為自然曬幹、熱風幹燥脫水和冷凍真空幹燥脫水三種方式,它們也代表了三個不同時代的產品。

自然曬幹利用天然條件對蔬菜進行脫水,中國傳統的貢菜就是如此加工的;而熱風幹燥脫水技術,則是通過幹燥熱風將蔬菜表麵的水分汽化擴散到空氣中,形成相連的內層細胞的滲透壓差,使內層的水分向外層擴散汽化。而最新的技術,也是行業的焦點,是以“太空科技”為藍本的冷凍真空幹燥脫水:它的原理,是將瀝幹後的物料速凍至零下40℃,在真空條件下,使水分子由固態直接升華為氣態,從而完成脫水。

自然曬幹和熱風幹燥脫水在加工過程中,會損失很多水溶性維生素和生物活性成分,蔬菜顏色也容易變暗;相比之下,冷凍真空幹燥脫水技術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食材的色、香、味、形。正因為如此,這一“第三代技術”成為了脫水食品產業的焦點。

改變從衝泡點心開始。2017年,國內食品企業好想你開始推廣真空凍幹技術在產品中的應用,其代表產品“清菲菲紅棗湘蓮銀耳湯”成為代表。這一產品稱能讓消費者3分鍾便快速吃上湯點,產品廣告標識脫水後,食品保留了95%的營養。而另一款產品則是雀巢旗下品牌美極Maggi推出的即食西式土豆泥,產品的真空包裝盒稱,隻需5分鍾,便可以創造出綿密的口感。

當然,除了傳統的“湯點”,在零食、茶飲領域,貼近90後、Z世代年輕人的喜好的脫水蔬果產品異軍突起,甚至形成了一條新的賽道。

撕開精致的小包裝,拿出秋葵凍幹、水果凍幹,品嚐酥脆的獨特口感……像這樣的凍幹食品,越來越受年輕人的喜愛。在抖音電商關於“凍幹水果”的搜索結果裏,你會發現:百草味的小包裝凍幹水果幹、有零有食的凍幹水果禮盒、網易嚴選的凍幹榴蓮脆,無不是常年的爆賣產品;新國潮品牌茶裏CHALI甚至利用凍幹果蔬製作出了超過12種口味的果茶,也大受歡迎。

有些凍幹零食吃起來比較幹。一些企業為了進一步改善口感,甚至用1+1、1+N的食材複合融合,打動消費者。以網紅品牌巧兮兮的“巧克力鹵水果”為代表,品牌將巧克力通過滲透技術注入水果內部,在低壓凍幹鎖鮮、分子鹵等技術的加持下,平凡的榴蓮、草莓、蘋果變得層次豐富、入口絲滑,別具一格,搜索一下就會發現過萬單的單月銷量。

越來越多新奇的產品躍入了市場。細心的行業觀察者會發現,三種趨勢正在行業中湧動:

第一,產品年輕化。不管是零食,還是“湯點”,結合網紅口味是從業者的共同選擇,隻有潮,才能打動年輕人。

第二,產品健康化。無添加、低添加、保證營養成為行業的標簽。

其三,也是脫水蔬果行業的一個特質:即,科技在食品上的加持,是行業無疑的主流。技術的革命不斷在營養和新奇口感上實現突破,不斷激發著消費者體驗,並優化他們的選擇。

三、聚焦場景化營銷,新品類這樣連接年輕生活方式

消費者,正在向新技術敞開懷抱。

近兩年,隨著高品質技術和加工工藝的提升,市場開始進入良性高增速。此外,在特殊的社會時期,人們對於衛生、健康的速食食品的需求更多;以脫水蔬果為代表的脫水食品行業,即將迎來兩個機會風口,以抖音電商為代表的興趣電商,也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第一是健康輕養餐食的機遇期。80後和90後正在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他們生活節奏緊張,卻又注重健康。世界衛生組織的意向調研顯示,80後亞健康人群比例超過7成、這也讓他們成為了健身、養生的主力大軍。人們的消費習慣已經開始變化,更熱衷健康代餐類、茶飲類、滋補類的食品。

數據來源:

叮當健康研究院《時代C位人群健康養身數據報告》

這也恰恰是脫水蔬果這一品類的特質所在。在抖音搜索“脫水蔬菜”“凍幹蔬果”,我們會發現,不少健身達人、精致主婦、精英白領成為了帶貨的主流,甚至是“自來水”。他們的生活需要低脂、低熱量的營養產品,繽紛的脫水蔬果恰恰迎合了他們的需求。

第二個是“第四餐”——即零食場景多元化這一消費心智的普及,開拓了脫水蔬果的市場機會。以凍幹技術為代表的脫水食品,讓原本複雜的養生產品製作工序簡單化,讓消費者隨時隨地“辦公室養生”成為可能。

我們在抖音搜索脫水蔬果相關產品的時候,也不難發現辦公室下午茶、閨蜜聚會、踏青戶外小憩,成為了品牌製作直播、短視頻內容展現較多的場景,甚至是核心場景。時尚類達人在她的短視頻,介紹了今天咖啡和果幹的“辦公室搭配”;健身小哥在直播中,用花式烹飪技巧,向大家推薦自己“低脂而又美味”的一餐;知識類科普達人用科學測量的方式,解讀一款產品的優缺點,甚至是適合吃的時間……入局的品牌,在抖音電商以全鏈路的推廣,向消費者訴說著這一年輕品類的故事。

一個新品類的崛起無非依靠兩點:過硬的產品競爭力和貼合消費心智的“用戶的語言”。這恰恰解釋了脫水蔬果走俏的原因:它因技術而釋放的獨特體驗,僅僅是“術”;貼合了用戶的品質生活需求,才是“道”之所在。當潮水褪去,如何在選擇過剩的食品市場中贏得心智,讓消費者幹脆地選擇心儀的脫水蔬果,這仍舊是一場關於內功的考驗。

熱點推薦